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论文--原子核的结构与性质论文

113In,128La,160Ho核的高自旋态研究

内容提要第1-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0页
   ·核结构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10-11页
   ·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概述第11-15页
   ·目标核的选取及本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第15-18页
     ·~(113)In核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28)La核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160)Ho核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参考文献第18-20页
第二章 常用的核结构模型及磁转动的理论解释第20-34页
   ·壳模型和形变壳模型第20-23页
   ·推转壳模型(Cranked Shell Model)第23-27页
   ·粒子转子模型(Particle Rotor Model)第27-28页
   ·倾斜轴推转模型(TAC)及磁转动的理论解释第28-31页
     ·非相对论的倾斜轴推转(TAC)理论第28-29页
     ·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的倾斜轴推转理论(TAC-RMF)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34页
第三章 高自旋态在束核谱学实验方法第34-48页
   ·高自旋态布居方法第34-38页
     ·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第34-35页
     ·重离子多重库仑激发第35-37页
     ·重离子诱发裂变瞬发γ谱学第37-38页
   ·在束γ谱学实验技术第38-47页
     ·串列加速器第39-41页
     ·在束γ实验终端第41-44页
     ·电子学系统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第四章 ~(113)In高自旋态研究第48-84页
   ·束靶组合的选取第48页
   ·实验简介第48-49页
   ·探测器能量刻度和效率刻度第49-52页
   ·跃迁强度及多级性第52-53页
   ·~(113)In能级图的建立第53-66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6-80页
     ·磁转动带的特点第66-67页
     ·~(113)In中的带结构讨论第67-76页
     ·磁转动现象的半经典解释第76-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第五章 ~(128)La高自旋态研究第84-132页
   ·束靶组合的选取第84-85页
   ·实验简介第85-86页
   ·~(128)La能级图的建立第86-117页
     ·实验顺排相加性第97-99页
     ·Harris参数的确定第99-102页
     ·B(M1)/B(E2)约化跃迁几率的实验提取及理论计算第102-105页
     ·~(128)La的自旋和组态指定第105-112页
     ·~(128)La中手征双重带的确认第112-117页
   ·A~130核区手征双重带的系统学研究第117-126页
     ·激发能系统学第117-122页
     ·顺排角动量的系统学研究第122-124页
     ·旋称劈裂的系统学研究第124-126页
   ·La和Cs同位素πh_(11/2)(?)v(d_(5/2)/g_(7/2))带旋称劈裂特性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2页
第六章 ~(160)Ho高自旋态研究第132-142页
   ·束靶组合的选取第132-133页
   ·~(160)Ho的能级纲图第133-137页
   ·πh_(11/2)(?)vi_(13/2)带电磁跃迁比值增强特性分析第137-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2页
第七章 结论第142-144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情况第144-148页
致谢第148-150页
中文摘要第150-154页
Abstract第154-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导体量子阱中自旋扩散和自旋弛豫性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双奇核122Ⅰ高自旋态谱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