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公路车辙自动检测系统研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11页 |
·路面车辙自动检测技术综述 | 第11-15页 |
·路面车辙自动检测的关键技术 | 第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课题来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超声波检测车辙原理及方案设计 | 第17-35页 |
·路面车辙检测简介 | 第17-20页 |
·手工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机械化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自动化非接触无损检测方法 | 第19页 |
·测定结果计算整理及报告 | 第19-20页 |
·超声波测距原理 | 第20-22页 |
·路面车辙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 第22-31页 |
·系统功能 | 第22-23页 |
·自动检测方案 | 第23-24页 |
·系统组成部分及其原理 | 第24-31页 |
·超声波传感器的降噪、标定及安装方案 | 第31-34页 |
·超声波传感器的降噪 | 第31-33页 |
·超声波传感器的标定 | 第33-34页 |
·路面车辙检测中超声传感器的布置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系统硬件及下位机软件设计实现 | 第35-56页 |
·系统硬件包括的主要内容和设计预期目标 | 第35页 |
·系统硬件包括的主要内容 | 第35页 |
·系统硬件设计预期目标 | 第35页 |
·系统硬件的设计及实现 | 第35-41页 |
·硬件构成 | 第35-36页 |
·横梁机械制作 | 第36-37页 |
·供电系统设计 | 第37-38页 |
·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38-40页 |
·设备的安装 | 第40-41页 |
·下位机软件结构 | 第41-45页 |
·下位机功能及其必要性 | 第41-42页 |
·下位机工作过程 | 第42-43页 |
·数据结构 | 第43-45页 |
·下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51页 |
·采集时硬件的初始化 | 第45-46页 |
·道路检测间隔定位 | 第46页 |
·A/D转换 | 第46-51页 |
·CAN总线通讯 | 第51-54页 |
·数据的传输 | 第51-52页 |
·通过 CAN总线传输车辙命令与数据 | 第52页 |
·CAN设备初始化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系统上位机软件的技术实现 | 第56-74页 |
·上位机软件功能分析 | 第56-57页 |
·上位机软件功能细分及描述 | 第56页 |
·上位机软件环境 | 第56-57页 |
·上位机工作过程 | 第57页 |
·上位机软件界面 | 第57-60页 |
·上位机软件对象构成 | 第60页 |
·车辙计算模块 | 第60-65页 |
·车辙计算公式 | 第60-61页 |
·车辙计算过程 | 第61页 |
·车辙校正程序 | 第61-65页 |
·数据库管理模块 | 第65-72页 |
·概念设计 | 第65-67页 |
·逻辑设计 | 第67-70页 |
·物理设计与实施 | 第70-71页 |
·车辙数据库的连接及操作 | 第71-72页 |
·日志模块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研究内容总结 | 第74-75页 |
·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