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采纳视角下电子商务战略规划行为的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企业界的管理实践 | 第13-14页 |
·学术界的研究视角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本章小节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4页 |
·面向个体的技术接受研究 | 第19-23页 |
·早期的理性行为理论(TRA) | 第19-20页 |
·过渡时期的计划行为理论(TPB) | 第20页 |
·发展中的技术接受模型(TAM) | 第20-22页 |
·技术接受理论的定位 | 第22-23页 |
·面向个体的社会认知理论 | 第23-25页 |
·社会认知理论(SCT)的基本主张 | 第23-24页 |
·社会认知理论在IS领域的发展 | 第24-25页 |
·面向组织的技术采纳研究 | 第25-27页 |
·创新扩散理论(DOI) | 第25-26页 |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TOE) | 第26-27页 |
·电子商务战略规划理论 | 第27-30页 |
·企业资源观(RBV) | 第27-28页 |
·战略联盟模型(SAM) | 第28-29页 |
·基于IT的战略启动 | 第29-30页 |
·跨理论视角的总结 | 第30-33页 |
·电子商务战略规划行为的特征 | 第30-32页 |
·理论的整合与总结 | 第32-33页 |
·本章小节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 | 第34-41页 |
·电子商务战略规划过程的概念模型 | 第34-36页 |
·电子商务采纳的相关模型特征 | 第34-35页 |
·概念模型的提出 | 第35-36页 |
·研究模型的理论假设 | 第36-40页 |
·群体认知阶段的假设 | 第37页 |
·战略决策阶段的假设 | 第37-38页 |
·组织E就绪的假设 | 第38-39页 |
·战略执行阶段的假设 | 第39-40页 |
·本章小节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统计方法 | 第41-47页 |
·研究设计 | 第41-43页 |
·研究设计的思想 | 第41页 |
·量表的设计 | 第41-43页 |
·统计方法 | 第43-46页 |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测定 | 第43-45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第45页 |
·结构方程建模(SEM) | 第45-46页 |
·本章小节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47-64页 |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47-50页 |
·量表的预调查(Pre-test) | 第47页 |
·量表的大规模调查 | 第47-48页 |
·样本特征 | 第48-50页 |
·效度和信度检验 | 第50-57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第50-53页 |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 第53-57页 |
·结构方程模型与假设检验 | 第57-61页 |
·模型的拟合与修正 | 第57-59页 |
·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模型比较 | 第59-61页 |
·结果讨论 | 第61-63页 |
·总体模型的讨论 | 第61-62页 |
·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型比较 | 第62-63页 |
·本章小节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第64-67页 |
·主要研究结论及管理启示 | 第64-65页 |
·战略规划行为的多阶段特征 | 第64页 |
·组织e就绪的支持作用 | 第64-65页 |
·电子商务战略认知的行为差别 | 第65页 |
·电子商务战略决策的类型 | 第65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65-66页 |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76-80页 |
附录2 SEM输出路径图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