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气候学论文

江淮平原末次冰消期以来环境变化的钻孔记录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6页
 第一节 末次冰消期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意义第7-8页
 第二节 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进展第8-13页
   ·末次冰消期第8-9页
   ·YD事件第9-10页
   ·全新世第10-13页
 第三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第13-16页
   ·选题依据第13-15页
   ·研究目标第15-1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及采样点概况第16-22页
 第一节 江淮平原自然地理概况第16-20页
   ·气候第16-18页
   ·水文第18-19页
   ·土壤植被第19-20页
   ·历史记录第20页
 第二节 江淮平原及其相近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研究第20-22页
第三章 钻孔样品采集和年代序列的建立第22-31页
 第一节 钻孔样品采集及岩性描述第22-23页
 第二节 年代序列的建立第23-31页
   ·~(14)C测年的原理第23-26页
   ·C-14年代结果第26-28页
   ·年代序列的建立第28-31页
第四章 环境代用指标测定和意义第31-51页
 第一节 粒度指标第31-37页
   ·粒度实验方法第31-32页
   ·湖泊沉积物粒度指标的环境意义第32-33页
   ·粒度实验结果分析第33-37页
 第二节 磁化率指标第37-40页
   ·磁化率实验方法第37-38页
   ·磁化率的环境意义第38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8-40页
 第三节 总有机碳指标第40-42页
   ·总有机碳实验方法第40页
   ·总有机碳环境意义第40-41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1-42页
 第四节 色度第42-44页
   ·色度测试方法第42页
   ·色度指标的环境意义第42-44页
 第五节 地球化学元素第44-47页
   ·元素实验方法第44页
   ·元素指标的环境意义第44-45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5-47页
 第六节 碳酸盐第47-50页
   ·碳酸盐的实验方法第47页
   ·沉积物碳酸盐含量的环境指示意义第47-48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8-50页
 第七节 CaCO_3和MD指标对比(水—热状况)第50-51页
第五章 江淮平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重建第51-62页
 第一节 钻孔岩芯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第51-55页
 第二节 特征时代的划分和气候特征第55-57页
   ·YD事件时间的界定(全新世下界时间)第55-56页
   ·全新世大暖期的起讫时间第56-57页
 第三节 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及驱动机制探讨第57-60页
   ·全新世的气候突变事件第57-58页
   ·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探讨第58-60页
 第四节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结论第60-61页
   ·存在不足及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超市零售企业品类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