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盈余管理概述 | 第14-23页 |
·盈余管理的涵义 | 第14-17页 |
·国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主要论述 | 第14-15页 |
·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的主要论述 | 第15-16页 |
·本文总结的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16-17页 |
·盈余管理的理论渊源 | 第17-19页 |
·契约理论与盈余管理 | 第17-18页 |
·信息经济学与盈余管理 | 第18-19页 |
·盈余管理的两面性 | 第19-23页 |
·盈余管理的正面效应 | 第19-20页 |
·盈余管理的负面效应 | 第20-21页 |
·对待盈余管理应持的正确态度 | 第21-23页 |
3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规范分析 | 第23-27页 |
·盈余管理的外在诱因——外部治理机制 | 第23-26页 |
·盈余管理的内在诱因——内部治理机制 | 第26-27页 |
4 盈余管理计量的实证研究 | 第27-38页 |
·样本选取 | 第27-29页 |
·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及选择 | 第29-30页 |
·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的述评 | 第29-30页 |
·盈余管理计量方法选择 | 第30页 |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述评及选择 | 第30-34页 |
·计量模型述评 | 第30-32页 |
·计量模型设计 | 第32-34页 |
·新计量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 第34-38页 |
·计量模型的检验 | 第34-36页 |
·计量模型的修正检验 | 第36-38页 |
5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8-47页 |
·研究假设 | 第38-42页 |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 第38-39页 |
·董事会与盈余管理 | 第39-40页 |
·监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 | 第40-41页 |
·经理人与盈余管理 | 第41-42页 |
·变量定义 | 第42页 |
·样本选取,数据整理与描述 | 第42-45页 |
·样本选取 | 第42-43页 |
·数据整理与描述 | 第43页 |
·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研究结论 | 第45-47页 |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研究结论 | 第45页 |
·董事会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监事会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研究结论 | 第46页 |
·经理人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6 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规范盈余管理行为 | 第47-57页 |
·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议 | 第47-53页 |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47-48页 |
·强化董事会的有效性和独立性 | 第48-50页 |
·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和制衡作用 | 第50-51页 |
·建立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 | 第51-52页 |
·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 | 第52页 |
·重视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 第52-53页 |
·优化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的建议 | 第53-57页 |
·规范和完善权益性资本市场 | 第53-54页 |
·规范和完善债务性资本市场 | 第54-55页 |
·建立健全经理人市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表 | 第60-74页 |
附表1: 样本公司代码、名称及所属行业表 | 第60-62页 |
附表2: 样本公司各自变量及非可控应计利润值 | 第62-64页 |
附表3: 样本公司可控应计利润值 | 第64-66页 |
附表4:样本公司股权结构原始数据表 | 第66-69页 |
附表5: 样本公司董事会与经理人原始数据表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