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5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高铁酸钾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氧化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高铁酸钾的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 ·熔融法 | 第17页 |
| ·次氯酸盐氧化法 | 第17-18页 |
| ·电解法 | 第18页 |
| ·高铁酸钾固体纯度的分析及样品表征方法 | 第18-21页 |
| ·高铁酸钾固体样品表征方法 | 第18-19页 |
| ·高铁酸钾固体纯度的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 ·超声波条件下劣质柴油氧化脱硫 | 第21-23页 |
| ·超声波在氧化脱硫过程中应用的简单流程图 | 第21页 |
| ·超声波机理 | 第21页 |
| ·超声波的主要作用 | 第21-22页 |
| ·功率超声强化柴油氧化过程原理 | 第22页 |
| ·超声波辅助硫化物氧化作用机理 | 第22-23页 |
| ·萃取脱硫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氧化剂高铁酸钾的制备 | 第25-35页 |
|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 ·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 ·实验内容 | 第26-34页 |
| ·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 ·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 | 第27-28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分析结果 | 第28-29页 |
| ·亚铬酸盐法分析步骤 | 第29-30页 |
| ·分析结果 | 第30页 |
| ·稳定剂Na_2SiO_3·9H_2O 的加入量对铁盐转化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铁盐加入量对铁盐转化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 ·铁盐加入时间对铁盐转化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高铁酸钾的洗涤纯化 | 第33-34页 |
| ·高铁酸钾产品的干燥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正丁硫醇-环己烷模型化合物脱硫 | 第35-53页 |
|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35-36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 ·实验药品 | 第35-36页 |
| ·氧化萃取脱硫原理 | 第36-38页 |
| ·高铁酸钾氧化硫化物的原理 | 第36页 |
| ·萃取柴油中硫氧化物的原理 | 第36-38页 |
| ·模型化合物正丁硫醇-环己烷脱硫方面的研究 | 第38-51页 |
| ·正丁硫醇-环己烷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8-39页 |
| ·考察不同的条件下的模型化合物的脱硫效果 | 第39-47页 |
| ·模型化合物正丁硫醇氧化产物红外表征 | 第47-49页 |
| ·气相色谱法对脱硫率进行表征 | 第49-51页 |
| ·萃取剂回收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劣质柴油氧化脱硫 | 第53-71页 |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53-54页 |
|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 ·实验药品 | 第53-54页 |
| ·高铁酸钾脱硫实验方法 | 第54页 |
| ·高铁酸钾对劣质柴油脱硫影响因素研究 | 第54-64页 |
| ·考察高铁酸钾用量对劣质柴油脱硫的影响 | 第54-57页 |
| ·考察水浴温度对劣质柴油脱硫的影响 | 第57-59页 |
| ·考察超声波时间对劣质柴油脱硫的影响 | 第59-61页 |
| ·考察萃取时间对劣质柴油脱硫的影响 | 第61-64页 |
| ·脱硫率分析方法及结果 | 第64-70页 |
| ·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 第64-68页 |
|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结果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1 结论 | 第71-72页 |
| 2 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