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连续铸钢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1页 |
·重轨钢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重轨钢连铸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对策 | 第12-16页 |
·中心偏析和疏松形成的原因 | 第12页 |
·中心偏析与疏松的危害 | 第12页 |
·防止中心偏析与疏松的对策 | 第12-16页 |
·轻压下技术 | 第16-28页 |
·轻压下技术的发展背景 | 第16-18页 |
·轻压下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轻压下技术的基本机理 | 第19页 |
·轻压下对铸坯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19-21页 |
·轻压下压下方式的分类 | 第21-22页 |
·辊式轻压下的发展和应用 | 第22-24页 |
·轻压下技术在高碳钢方坯连铸中的应用实例和应用效果 | 第24-27页 |
·国内外动态轻压下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现状 | 第27页 |
·动态轻压下技术的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 第27-28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课题的起源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9-30页 |
2 重轨钢大方坯凝固传热模型的开发研究 | 第30-38页 |
·重轨钢大方坯连铸机的基本情况 | 第30页 |
·现有大方坯和新建大方坯的设备参数 | 第30页 |
·现有大方坯和新建大方坯的冷却参数 | 第30页 |
·模型建立的几点假设 | 第30-3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及处理 | 第33-35页 |
·计算用钢的化学成分 | 第33-34页 |
·液相线和固相线 | 第34页 |
·凝固潜热的等效 | 第34页 |
·铸坯液相区和两相区对流换热和电磁搅拌的导热等效 | 第34页 |
·其它物性参数的处理 | 第34页 |
·冷却介质的物性参数的选择 | 第34-35页 |
·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35-38页 |
·现有大方坯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35页 |
·新建大方坯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37-38页 |
3 大方坯轻压下的理论分析 | 第38-51页 |
·大方坯轻压下的理论基础 | 第38-41页 |
·铸坯高温物性 | 第38-40页 |
·铸坯凝固过程中的收缩行为 | 第40页 |
·凝固过程中钢在两相区的力学行为 | 第40-41页 |
·大方坯凝固和轻压下的坯壳变形分析 | 第41-46页 |
·坯壳收缩的热应力应变分析 | 第41-42页 |
·坯壳轻压下变形分析 | 第42-43页 |
·轻压下裂纹趋势预报 | 第43-46页 |
·轻压下主要工艺参数的理论分析 | 第46-51页 |
·压下区间 | 第46-47页 |
·压下效率 | 第47页 |
·压下率、压下量和压下速率 | 第47-51页 |
4 重轨钢大方坯轻压下模型的开发研究 | 第51-79页 |
·大方坯轻压下应力应变的有限元描述 | 第51-52页 |
·重轨钢大方坯轻压下模型的建立 | 第52页 |
·模型建立的几点假设 | 第52-53页 |
·物性参数的选择 | 第53-54页 |
·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54页 |
·对称面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54页 |
·钢水静压力的施加 | 第54页 |
·凝固温度场的施加 | 第54页 |
·压下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54页 |
·坯壳收缩的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54-61页 |
·结晶器内的坯壳收缩和应力应变 | 第54-57页 |
·二冷区的坯壳收缩和应力应变 | 第57-61页 |
·轻压下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61-77页 |
·轻压下对铸坯变形和应力应变的影响 | 第61-66页 |
·钢水静压力对轻压下的影响 | 第66-71页 |
·轻压下过程中等效应变的组成 | 第71-75页 |
·轻压下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75-77页 |
·重轨钢大方坯轻压下模型的应用 | 第77-78页 |
·确定轻压下力,为轻压下机架和压下辊设计提供指导 | 第77页 |
·对轻压下过程进行裂纹预报 | 第77-78页 |
·对轻压下工艺参数进行制定和优化 | 第78页 |
·轻压下模型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