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两亲嵌段共聚物概述 | 第11-15页 |
·引言 | 第11页 |
·嵌段共聚物胶束化行为 | 第11-15页 |
·嵌段共聚物胶束形成机理 | 第11-12页 |
·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 | 第12-13页 |
·嵌段共聚物胶束化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嵌段共聚物胶束化热力学 | 第14-15页 |
·PEO-PPO-PEO嵌段共聚物 | 第15-17页 |
·嵌段共聚物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嵌段共聚物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 | 第19-20页 |
·嵌段共聚物胶束的特性 | 第20-21页 |
·胶束的性能表征 | 第21-25页 |
·胶束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 第21-22页 |
·胶束的结构和形态 | 第22-23页 |
·临界胶束浓度 | 第23-24页 |
·临界胶束温度(CMT)的研究 | 第24页 |
·胶束的载药能力 | 第24-25页 |
·释药能力 | 第25页 |
·胶束的稳定性 | 第25页 |
·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应用 | 第25-27页 |
·改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用药量 | 第25-26页 |
·提高药物输送的靶向性 | 第26页 |
·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Pluronic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溶液的制备 | 第30页 |
·胶束的表征 | 第30-31页 |
·胶束的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 | 第30页 |
·胶束形态的观察 | 第30页 |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试 | 第30-31页 |
·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 | 第31页 |
·载药量的测定 | 第31页 |
·药物释放研究 | 第31-32页 |
·载药胶束的稳定性研究 | 第32-33页 |
第三章 Pluronic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化行为的研究 | 第33-50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Pluronic嵌段共聚物微胶束化行为的研究 | 第34-42页 |
·表面张力法测定CMC | 第34-38页 |
·荧光探针技术测定共聚物的CMC | 第38-42页 |
·嵌段共聚物胶束粒径的影响因素 | 第42-47页 |
·嵌段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对胶束粒径的影响 | 第42-43页 |
·共聚物在溶液中的浓度对胶束粒径的影响 | 第43-45页 |
·温度对共聚物胶束的影响 | 第45-46页 |
·无机盐对共聚物粒径的影响 | 第46-47页 |
·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形态结构表征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P123作为载药胶束的初步研究 | 第50-56页 |
·前言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聚合物载药胶束的粒径分布 | 第51-52页 |
·聚合物载药胶束的形态 | 第52页 |
·P123胶束的载药量 | 第52-54页 |
·体外释放动力学 | 第54页 |
·载药胶束稳定性的考察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不足与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