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危机银行救助中的最后贷款人制度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危机银行与危机银行救助法律制度 | 第9-15页 |
第一节 危机银行的定义及其判定标准 | 第9-10页 |
第二节 危机银行救助的理论依据 | 第10-12页 |
第三节 危机银行救助法律制度 | 第12-15页 |
一、危机银行接管制度 | 第12-13页 |
二、存款保险制度 | 第13页 |
三、最后贷款人制度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国外最后贷款人制度理论及实践考察 | 第15-30页 |
第一节 最终贷款人制度基本理论 | 第15-21页 |
一、古典最后贷款人理论 | 第15-17页 |
二、最后贷款人理论的现代发展 | 第17-21页 |
第二节 国外最后贷款人制度实践考察 | 第21-30页 |
一、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立法方式 | 第21-24页 |
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24-30页 |
第三章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现状与问题 | 第30-38页 |
第一节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实践考察及其特点分析 | 第30-33页 |
一、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实践考察 | 第30-32页 |
二、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实践特点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问题分析 | 第33-38页 |
一、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相关法律规定不健全 | 第33-35页 |
二、道德风险严重 | 第35-36页 |
三、救助性和破产性标准难以掌握 | 第36页 |
四、金融风险向人民银行转移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 | 第38-50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 | 第39-50页 |
一、金融机构救助应坚持的原则 | 第39-40页 |
二、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 第40-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