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两宋宗室文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绪论第11-26页
 一.宗室第12-17页
 二.宗室文学第17-21页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第21-26页
第一章 两宋宗室制度与宗室文化第26-55页
 第一节 宗室的管理制度第26-36页
  一.宗室管理机构及其职掌第27-29页
  二.宗室的管理制度第29-36页
 第二节 宗室的教育制度第36-45页
  一.宗室的教育机构及沿革第37-44页
  二.南宋宗室的其它教育形式第44-45页
 第三节 宗室的考试制度与任官制度第45-50页
  一.宗室的考试制度第45-48页
  二.宗室的任官制度第48-50页
 第四节 宗室制度与宗室文化第50-55页
第二章 两宋宗室的宗族文化传统第55-74页
 第一节 "废学为耻"与"诗书成业"第55-60页
 第二节 "持俭素"与"人伦明"第60-64页
  一."持俭素"第61-62页
  二."人伦明"第62-64页
 第三节 两宋宗室的书画传统第64-74页
  附表1第69-74页
第三章 两宋宗室文人生平及著作考论第74-126页
 第一节 两宋宗室文人生平考第74-81页
  一.《宋史》宗室世系表中的讹误第74-75页
  二.《全宋诗》中有关宗室诗人的讹误订正第75-77页
  三.《全宋词补辑》正误两则第77页
  四.《宋史》宗室世系表中的重名现象第77-79页
  附表2第79-81页
 第二节 两宋宗室文人著作考第81-126页
  附表3第89-92页
  附表4第92-126页
第四章 两宋宗室文学概述第126-144页
 第一节 两宋宗室文学的发展概况第126-139页
  一.北宋早期的宗室文学第126-130页
  二.北宋后期的宗室文学第130-132页
  三.南宋前期的宗室文学第132-135页
  四.南宋后期的宗室文学第135-139页
 第二节 两宋宗室文学的特征第139-144页
第五章 赵令畴与元祐文坛第144-170页
 第一节 赵令畴生平:翩翩佳公子第144-148页
 第二节 往来无白丁:赵令畴重要交游考述第148-157页
  一.赵令畤与苏轼第148-154页
   附表5第152-154页
  二.赵令畤与李廌第154-155页
  三.赵令畤与晁说之第155-156页
  四.赵令畤与张耒第156-157页
 第三节 赵令畤的文学创作及其成就第157-170页
  一.赵令畤的词第158-165页
  二.赵令畤的诗第165-168页
  三.赵令畤的影响第168-170页
第六章 南宋宗室诗人与江湖诗派第170-193页
 第一节 江湖诗派的诗宗之一:赵师秀第170-184页
  一.生平:浮沉州县第170-175页
  二.诗歌创作:精神尽在诗第175-184页
 第二节 江湖诗派中的宗室诗人考订第184-186页
 第三节 江湖诗派中的宗室诗人的创作第186-193页
  附表6第190-193页
第七章 南宋末年的宗室文人与遗民文学第193-204页
 第一节 抗争与覆灭:宋元之际的宗室第193-197页
 第二节 遗民诗派中的宗室诗人赵必(王象)第197-204页
第八章 宋代宗室文化的集大成者——赵孟頫第204-223页
 第一节 生平:夹缝中的末代王孙第204-208页
 第二节 赵孟頫的仕元问题考辨第208-211页
 第三节 赵孟頫的文学观第211-216页
  一.赵孟頫的诗论第211-214页
  二.赵孟頫的文论第214-216页
 第四节 赵孟頫的文学创作第216-223页
  一.赵孟頫的诗词第216-219页
  二.赵孟頫的文第219-223页
结语第223-228页
参考文献第228-236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236-238页
后记第238页

论文共2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论
下一篇:基于博弈分析和信用中介的中小电子商务企业信用机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