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部分 甘蓝型油菜napin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第12-4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高等植物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征 | 第12-15页 |
·转录起始位点 | 第13页 |
·TATA框 | 第13-14页 |
·一般上游启动子元件 | 第14-15页 |
·植物启动子的类型 | 第15-20页 |
·组成型启动子 | 第15-16页 |
·组织特异型启动子 | 第16-17页 |
·诱导型启动子 | 第17-20页 |
·克隆植物启动子的方法 | 第20-21页 |
·利用启动子探针质粒载体筛选启动子 | 第20页 |
·利用PCR技术克隆启动子 | 第20-21页 |
·甘蓝型油菜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芥酸延伸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21-24页 |
·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DNA位点和育性恢复基因的克隆 | 第24-26页 |
·羧基转移酶α亚基的克隆 | 第26-27页 |
·油菜启动子的克隆 | 第27-29页 |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29-3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质粒及菌种 | 第30页 |
·重要试剂及溶液 | 第30-31页 |
·重要试剂 | 第30页 |
·重要溶液 | 第30-31页 |
·重要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培养基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40页 |
·油菜总D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Napin基因启动子的扩增 | 第33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DNA片段的回收与连接 | 第33-34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34-35页 |
·质粒的少量提取与鉴定(碱法) | 第35-36页 |
·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检测 | 第36页 |
·克隆片段的测序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38-39页 |
·转基因材料的GUS瞬时表达检测(组织化学染色法) | 第39-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油菜种子napin基因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克隆 | 第40-41页 |
·油菜种子nopin基因特异表达启动子的扩增和克隆 | 第40页 |
·重组载体pNM的酶切鉴定 | 第40页 |
·测序鉴定 | 第40-41页 |
·napin基因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分析 | 第41-44页 |
·启动子的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启动子的同源性分析 | 第42-44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1301.N的构建与检测 | 第44-46页 |
·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关于GUS表达 | 第47-48页 |
·关于启动子效率 | 第48-49页 |
第二部分 甘蓝型油菜几个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 第49-11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49-73页 |
·油菜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QTL研究进展 | 第49-60页 |
·抗病性 | 第50-55页 |
·品质性状 | 第55-56页 |
·育性相关性状 | 第56-57页 |
·发育性状 | 第57-58页 |
·产量相关性状 | 第58-60页 |
·其它重要的农艺性状 | 第60页 |
·QTL定位的常用作图群体 | 第60-62页 |
·QTL定位常用的分子标记 | 第62-65页 |
·QTL定位方法的发展 | 第65-68页 |
·QTL定位的主要应用 | 第68-72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72-7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3-78页 |
·RIL群体构建 | 第73页 |
·田间试验设计与管理 | 第73页 |
·性状考察 | 第73-74页 |
·SSR引物来源 | 第74-75页 |
·SSR分析 | 第75-76页 |
·基因组总DNA提取 | 第75页 |
·基因组DNA的检测和稀释 | 第75页 |
·亲本多态性检测 | 第75-76页 |
·RIL群体多态性检测 | 第76页 |
·SSR资料的收集及统计分析 | 第76页 |
·遗传图谱的绘制和QTL定位 | 第76-7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8-113页 |
·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构建及评价 | 第78-90页 |
·RIL群体的构建 | 第78页 |
·RIL群体农艺性状的表现 | 第78页 |
·11个农艺性状在RIL群体中的分离情况 | 第78-90页 |
·RIL群体11个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90页 |
·SSR分子标记检测 | 第90-91页 |
·RIL群体评价 | 第91-93页 |
·SSR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93-105页 |
·图谱构建 | 第93页 |
·与其它甘蓝型油菜SSR遗传图谱的比较 | 第93-102页 |
·SSR标记的偏分离概况 | 第102-105页 |
·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 第105-107页 |
·相关农艺性状间的QTL分析 | 第107-113页 |
4 讨论 | 第113-117页 |
·遗传图距及影响因素 | 第113-114页 |
·QTL定位的精确度 | 第114-115页 |
·分子遗传图谱整合及染色体定位 | 第115-116页 |
·后续研究设想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