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色素分离的皮肤图像处理与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课题背景 | 第13-16页 |
|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相关研究工作介绍 | 第16-22页 |
|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基于光学过程的建模和模拟 | 第17-18页 |
| ·基于皮肤光学光谱的研究 | 第18-19页 |
| ·基于皮肤图像的研究 | 第19-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5页 |
| 第2章 皮肤的组织结构与光学属性 | 第25-39页 |
| ·人体皮肤结构与组成 | 第25-28页 |
| ·表皮层 | 第26-27页 |
| ·真皮层和皮下组织 | 第27-28页 |
| ·微观到宏观的体系 | 第28页 |
| ·人体皮肤光学属性 | 第28-37页 |
| ·角质层光学现象 | 第31-32页 |
| ·表皮层光学现象 | 第32-35页 |
| ·真皮层光学现象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3章 皮肤图像的色素分离与分析 | 第39-59页 |
| ·研究背景 | 第39页 |
| ·皮肤图像的建模 | 第39-41页 |
| ·基于物理模型的皮肤图像分离 | 第41-48页 |
| ·分离过程综述 | 第41-42页 |
| ·计算分离向量 | 第42-43页 |
| ·独立成分分析 | 第43-47页 |
| ·色素分离 | 第47-48页 |
| ·单幅皮肤图像的自动分离 | 第48-51页 |
| ·实验结果 | 第51-55页 |
| ·色素浓度图分析 | 第55-57页 |
| ·色素浓度分布图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4章 皮肤图像的高光检测与去除 | 第59-73页 |
| ·背景介绍 | 第59-60页 |
| ·高光检测 | 第60-65页 |
| ·反射模型 | 第60-62页 |
| ·最佳分析窗口 | 第62-63页 |
| ·估算漫反射色度 | 第63-64页 |
| ·高光检测实验结果 | 第64-65页 |
| ·高光去除 | 第65-69页 |
| ·背景介绍 | 第65-66页 |
| ·估算光源色度 | 第66-68页 |
| ·高光去除实验结果 | 第68-69页 |
| ·皮肤图像的高光检测与去除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5章 皮肤图像的雀斑去除 | 第73-91页 |
| ·概述 | 第73页 |
| ·雀斑检测 | 第73-76页 |
| ·雀斑的形成 | 第73-74页 |
| ·雀斑区域的检测 | 第74-76页 |
| ·纹理合成技术 | 第76-87页 |
| ·基于象素的纹理合成 | 第77页 |
| ·基于块的纹理合成 | 第77-82页 |
| ·基于最小能量路径的纹理合成 | 第82-87页 |
| ·利用纹理合成去除雀斑 | 第87-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第6章 皮肤图像的合成 | 第91-111页 |
| ·概述 | 第91页 |
| ·基于颜色传输的皮肤图像合成 | 第91-106页 |
| ·颜色传输概述 | 第92-93页 |
| ·统一颜色传输 | 第93-100页 |
| ·皮肤颜色表的生成 | 第100-104页 |
| ·皮肤图像的合成 | 第104-106页 |
| ·基于色素分离的皮肤图像合成 | 第106-109页 |
| ·全局合成 | 第106-108页 |
| ·局部合成 | 第108-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7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11-113页 |
| ·应用前景 | 第113-114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4-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2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28-129页 |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