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9-11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本研究相关的理论综述 | 第13-30页 |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 第13-18页 |
·产业集群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14-16页 |
·产业集群的分类 | 第16-18页 |
·区域创新网络理论综述 | 第18-23页 |
·区域创新网络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 | 第19-22页 |
·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2-23页 |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综述 | 第23-30页 |
3 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 | 第30-36页 |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源泉——创新 | 第30-33页 |
·创新成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源泉 | 第30-32页 |
·创新的非线性模式 | 第32-33页 |
·区域创新网络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 | 第33-34页 |
·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第34-36页 |
4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机制 | 第36-53页 |
·基于正式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机制 | 第37-46页 |
·第一层次——核心网络提升机制 | 第37-40页 |
·第二层次——辅助网络创新机制 | 第40-43页 |
·第三层次——本地网络与外部网络互动机制 | 第43-46页 |
·基于非正式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机制 | 第46-53页 |
·基于信任的合作机制 | 第47-48页 |
·非正式交流机制 | 第48-53页 |
5 区域创新网络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力案例分析 | 第53-69页 |
·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 第53-56页 |
·嵊州领带区域创新网络分析 | 第56-58页 |
·嵊州领带区域创新网络主要结点 | 第56-57页 |
·嵊州领带区域创新网络中结点间的联结方式 | 第57-58页 |
·区域创新网络提升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 第58-69页 |
·基于正式创新网络的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机制 | 第58-66页 |
·基于非正式创新网络的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机制 | 第66-69页 |
6 浙江省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区域创新网络现状调查分析 | 第69-96页 |
·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 第69-70页 |
·浙江省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分析 | 第70-86页 |
·浙江产业集群概况 | 第70-72页 |
·浙江产业集群的特点 | 第72-74页 |
·产业集群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 第74-76页 |
·浙江产业集群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76-84页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84-86页 |
·浙江省区域创新网络调查分析 | 第86-92页 |
·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 | 第86-87页 |
·企业与中介机构的联系 | 第87-88页 |
·企业与地方政府的联系 | 第88-89页 |
·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 | 第89-90页 |
·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 | 第90-91页 |
·非正式创新网络的作用 | 第91-92页 |
·调查总结 | 第92-96页 |
7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浙江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 第96-104页 |
·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对策框架 | 第96页 |
·企业的对策建议 | 第96-98页 |
·地方政府的对策建议 | 第98-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附录 | 第108-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