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荀子人性论的基本思想 | 第11-27页 |
一、荀子人性论的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 | 第11-14页 |
二、荀子人性论的实质 | 第14-20页 |
三、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的比较 | 第20-23页 |
四、荀子性恶论与西方原罪说的比较 | 第23-25页 |
五、荀子人性论在当时情况下的理论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荀子人性论对后世的影响 | 第27-40页 |
一、韩非对荀子人性论的吸收 | 第27-30页 |
二、荀子人性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30-40页 |
第三章 荀子人性说的当代价值 | 第40-48页 |
一、荀子人性论的教育意义 | 第40-43页 |
二、从荀子人性论看当代制度建设 | 第43-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