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无绳电话系统论文

一种借助GSM实现即时通话的无线对讲机

第一章 绪论第1-14页
 1.1 背景介绍第10-12页
  1.1.1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第10-11页
  1.1.2 同类产品发展现状第11-12页
 1.2 系统的特色第12-13页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第14-30页
 2.1 Symbian操作系统简介第14-17页
  2.1.1 Symbian OS的主要特点第15-16页
  2.1.2 Symbian OS的消息框架第16页
  2.1.3 消息服务器(Message Server)第16-17页
  2.1.4 客户请求的处理第17页
 2.2 串行通信第17-18页
 2.3 红外通信第18-21页
  2.3.1 红外通信基本原理第18-19页
  2.3.2 红外通信协议第19-21页
 2.4 SMS第21-28页
  2.4.1 SMS简介第21-22页
  2.4.2 SMS的基本概念第22-23页
  2.4.3 SMS的特性和优势第23-24页
  2.4.4 SMS的应用第24页
  2.4.5 SMS网络结构第24-26页
  2.4.6 点对点短消息协议SMPP协议第26-27页
  2.4.7 短消息传送协议第27-28页
 2.5 对讲机第28-30页
第三章 GSM对讲机整体设计第30-34页
 3.1 GSM对讲机功能第30页
 3.2 GSM对讲机结构第30-32页
  3.2.1 手机模块第30-31页
  3.2.2 接口模块第31页
  3.2.3 对讲机模块第31-32页
 3.3 GSM对讲机工作原理第32-34页
第四章 手机模块的实现第34-47页
 4.1 PTT电话簿第34-44页
  4.1.1 菜单设计第34-36页
  4.1.2 通讯录设计第36-39页
  4.1.3 通讯录API第39-44页
 4.2 PTT程序第44-47页
  4.2.1 生成随机通信频率值第44-45页
  4.2.2 通话请求短消息SMS生成和发送第45-47页
第五章 接口模块的实现第47-53页
 5.1 手机和PC间接口第47-50页
 5.2 PC上的频率处理程序第50-51页
 5.3 PC和对讲机间接口第51-53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第53-56页
 6.1 手动设置通信频率第53页
 6.2 单对单通信过程第53-55页
 6.3 群组通信过程第55-56页
第七章 总结第56-58页
 7.1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56页
 7.2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工作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术语和缩略语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足球机器人决策子系统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含侧羟基聚碳酸酯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