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S.tuberosum L.)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及其意义 | 第11-12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形态学标记 | 第12-13页 |
·细胞学标记 | 第13页 |
·生化标记 | 第13页 |
·分子标记 | 第13-14页 |
·SRAP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 第14-15页 |
·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研究 | 第15-24页 |
·马铃薯的起源与分类研究 | 第15-16页 |
·我国马铃薯资源的利用与评价 | 第16-17页 |
·国外马铃薯种质资源在我国马铃薯育种中的利用途径 | 第17-19页 |
·分子标记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 | 第19-24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4-2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4-25页 |
第3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田间种植与形态学性状记载 | 第25-26页 |
·块茎品质性状测定 | 第26-27页 |
·块茎还原糖测定 | 第26-27页 |
·块茎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种质资源的SRAP分析 | 第27-28页 |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DNA浓度测定及质量检测 | 第28页 |
·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28页 |
·PCR扩增及电泳 | 第28页 |
·统计方法 | 第28-30页 |
·形态学性状的变异系数 | 第28-29页 |
·形态学性状的系统聚类 | 第29页 |
·SRAP分析的系统聚类 | 第29页 |
·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 | 第29-30页 |
第4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48页 |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学分析 | 第30-38页 |
·形态学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 | 第30-35页 |
·形态性状的系统聚类分析 | 第35-38页 |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 第38-44页 |
·种质资源SRAP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第38-41页 |
·SRAP标记的系统聚类分析 | 第41-44页 |
·基于SRAP标记聚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4页 |
·形态学标记与SRAP标记的对比分析 | 第44-48页 |
·基于综合性状聚类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 第44-45页 |
·五类具体性状与SRAP标记聚类的关联度分析 | 第45-48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8-50页 |
·SRAP标记在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适用性 | 第48页 |
·SRAP标记聚类与种质资源的划分 | 第48页 |
·对种质资源育种利用的评价 | 第48-49页 |
·形态性状与SRAP聚类关联度分析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缩略词表 | 第56-57页 |
附录 图版 | 第57-59页 |
发表文章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