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1 绪论 | 第6-9页 |
| 2 20世纪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现象剖析 | 第9-10页 |
| 3 三十年代“作家论”批评热概况 | 第10-14页 |
| 4 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的形成原因 | 第14-29页 |
| ·三十年代“作家论”批评热形成的客观条件 | 第14-21页 |
| ·文学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文学批评的发展 | 第14-16页 |
| ·知识分子的职业分化与文学家的分工,促进了文学批评的繁荣 | 第16-18页 |
| ·现代教育的发展,导致读者迅速增多 | 第18-19页 |
| ·出版业的繁荣,促进了文学批评的兴盛 | 第19-21页 |
| ·批评家的主观因素,是“作家论”批评热产生的内在原因 | 第21-29页 |
| ·左翼文学运动中批评家的自我言说和自我证明 | 第21-24页 |
| ·新的历史阶段下,批评家总结文学史的主观愿望 | 第24-25页 |
| ·职业批评家的主观需要 | 第25-29页 |
| 5 对三十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现象的反思 | 第29-36页 |
| ·时代政治条件下批评家的多元对话 | 第30-31页 |
| ·文学批评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 | 第31-33页 |
| ·从理论建设到批评实践 | 第31-32页 |
| ·从微观走向宏观 | 第32-33页 |
| ·三十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的地位和影响 | 第33-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附录 | 第40-41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4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