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概述 | 第14-24页 |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8页 |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形成背景 | 第14-16页 |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 第16-18页 |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构成体系 | 第18-24页 |
·生活德育的含义 | 第18-19页 |
·生活德育的目标 | 第19-20页 |
·生活德育的原则 | 第20-21页 |
·生活德育的内容 | 第21-22页 |
·生活德育的方法 | 第22-24页 |
第3章 在当代高校德育工作中渗透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必要性 | 第24-31页 |
·高校德育工作取得的成就 | 第24-26页 |
·高校德育组织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 第24-25页 |
·高校德育目标较为明确 | 第25页 |
·高校学生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 第25-26页 |
·当代高校德育工作中渗透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26-31页 |
·有助于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 第26-28页 |
·有助于高校师资队伍的不断优化 | 第28-29页 |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 第29-31页 |
第4章 陶行知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借鉴 | 第31-41页 |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 | 第31-33页 |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 第31-32页 |
·把握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 | 第32-33页 |
·坚持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 第33-37页 |
·建立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注重教学的整体性特征 | 第34页 |
·开展丰富的德育教学实践活动,重视感悟和体验 | 第34-37页 |
·坚持自我教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法 | 第37-38页 |
·在集体生活中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 第37-38页 |
·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 第38页 |
·营造生活化的德育环境和氛围 | 第38-41页 |
·学校德育工作渗透学校生活各个领域 | 第39-40页 |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体系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