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丛枝菌根真菌的资源和竞争侵染及土壤微生物的量热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缩略语表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42页
 I. 丛枝菌根第14-39页
   ·丛枝菌根的形态及其功能第14-19页
     ·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第15-17页
     ·根外菌丝第17页
     ·丛枝第17-18页
     ·泡囊或辅助细胞第18页
     ·孢子与孢子果第18-19页
   ·丛枝菌根真菌的分类与资源分布第19-24页
     ·丛枝菌根真菌的常用分类系统第19-20页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中的分布第20-21页
     ·丛枝菌根真菌的资源及其地理分布第21-23页
     ·丛枝菌根真菌资源的收集与保藏第23-24页
   ·丛枝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24-29页
     ·改善植物营养状况,促进植物生长第25页
     ·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加快矿区等废弃地的植被恢复速度第25-26页
     ·增强植物的抗病性第26页
     ·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第26-27页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进化第27页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第27-29页
   ·丛枝菌根常规研究的方法学第29-32页
     ·常规染色方法及其意义第29页
     ·丛枝菌根真菌的分离与纯化第29-30页
     ·丛枝菌根真菌的扩大繁殖第30-31页
     ·大规模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剂的生产第31页
     ·接种剂有效性的检测第31-32页
   ·丛枝菌根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32-39页
     ·AM真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研究第32-34页
     ·AM真菌的分子生态学第34-35页
     ·AM真菌基因文库的构建及其应用第35-36页
     ·丛枝菌根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研究第36-39页
   ·丛枝菌根的应用研究第39页
 II. 量热技术与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的研究第39-42页
   ·量热技术简介第39页
   ·量热技术应用于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第39-4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0-42页
第二章 AM真菌资源的收集和保藏第42-52页
 前言第42页
   ·材料和方法第42-46页
     ·实验材料第42-43页
     ·试剂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土样的采集第46页
     ·分离纯化的丛枝菌根真菌菌株第46-48页
     ·鉴定并在IBG注册的丛枝菌根真菌菌株第48-49页
     ·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分离纯化真菌结果第49-50页
   ·讨论第50-51页
     ·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在分离纯化中的作用第50页
     ·湖北地区丛枝菌根真菌种类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AM真菌接种剂的生产与田间效应及其分子检测第52-63页
 前言第52页
   ·材料和方法第52-56页
     ·实验材料第52-53页
     ·接种剂的生产第53页
     ·接种剂的质量测试第53-54页
     ·田间试验第54页
     ·根样的曲利苯蓝染色第54-55页
     ·以nested-PCR技术探测植物根内的AM真菌第55-56页
     ·统计分析软件第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60页
     ·四种AM真菌接种剂的质量第56-57页
     ·田间玉米根样的AM真菌感染率第57-58页
     ·玉米的籽粒产量、淀粉含量和磷含量第58-59页
     ·nested-PCR技术对田间玉米根样中AM真菌的特异性检测第59-60页
   ·讨论第60-61页
     ·菌根效应与AM真菌感染率第60-61页
     ·不同生态条件下的AM真菌的分子检测第61页
   ·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多种 AM真菌的竞争性侵染研究第63-81页
 前言第63-64页
   ·材料和方法第64-69页
     ·试验材料:植物与AM真菌第64页
     ·盆栽种植实验方案设计第64-65页
     ·紫云英地上部分全磷量的测定-钼锑抗比色法第65页
     ·根样侵染 AM真菌的计算方法第65-66页
     ·以nested-PCR技术探测植物根内的AM真菌第66-69页
     ·统计分析软件第69页
   ·结果与分析第69-79页
     ·三种AM真菌接种剂的质量检测第69页
     ·混合接种植物根系内的AM真菌形态结构第69-70页
     ·三种AM真菌分子引物的验证第70-72页
     ·AM真菌在植物根系的竞争侵染第72-77页
     ·丛枝菌根真菌对紫云英生长的作用第77-78页
     ·曲利苯蓝染色法检测的各处理的根段侵染率第78-79页
   ·讨论第79-80页
   ·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以量热法检测生产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影响第81-97页
 前言第81页
   ·材料和方法第81-86页
     ·土样采集区地理、植被与气候特征第81-82页
     ·土样理化性质的测定第82-84页
     ·土样中微生物的活菌计数第84-85页
     ·土壤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量热测定第85-86页
   ·结果与分析第86-93页
     ·土样的主要理化性质第86页
     ·土样中微生物数量与生产活动的关系第86-87页
     ·微热测定参数的确定第87-89页
     ·量热测定法测定的土样中微生物生长代谢情况第89-93页
   ·讨论第93-95页
     ·土壤有机质、微生物数量及代谢活动之间的各种关系第93-95页
     ·微生物多样性与Q_(total)的关系第95页
   ·小结第95-96页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13页
发表和已接受的论文目录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通信基站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491QE型汽油机电控系统的匹配标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