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8-18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5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9-13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3-15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6-18页
2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收益变化第18-23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页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收益变化分析第18-22页
     ·计划经济时期第18-20页
     ·市场经济时期第20-22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2-23页
3 我国征地制度及其利益分配的演变过程第23-38页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征地制度及其利益分配第23-29页
     ·1950-1957年:土地征用立法起步阶段第23-25页
     ·1958-1965年:土地征用制度建设调整阶段第25-27页
     ·1966-1977年:土地征用立法停顿阶段第27页
     ·1978-1992年:土地征用制度逐步完备阶段第27-29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征地制度及其利益分配第29-36页
     ·1992-1997年:土地征用立法基本停滞阶段第29-31页
     ·1998年-2004年:土地征用立法加快阶段第31-34页
     ·2004年至今,土地征用制度重大调整阶段第34-36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36-38页
4 失地农民问题及其原因—以武汉市为例第38-46页
   ·失地农民问题第38-42页
     ·失地农民本身的问题第38-41页
     ·由失地农民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第41-42页
     ·小结第42页
   ·产生失地农民问题的原因第42-45页
     ·补偿标准偏低第42-43页
     ·补偿标准不一第43页
     ·安置费偏低第43页
     ·安置方式过于简单第43-44页
     ·政策不透明,程序不规范第44页
     ·失地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第44-45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5-46页
5 土地征收中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办法第46-57页
   ·土地征收的特性第46-47页
   ·土地征收中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办法第47-56页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第47-48页
     ·变单一的货币补偿为分年龄、多层次的补偿第48-54页
     ·以土地的增值收益,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社会保障第54页
     ·文化改造农民,引导失地农民“质变”第54-55页
     ·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第55页
     ·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避免滥用土地征收权第55-56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6-57页
6 土地征用中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办法第57-59页
   ·土地征用第57页
   ·土地征用中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办法第57-58页
     ·土地补偿费重构第57页
     ·实行分年龄、多层次的安置方式第57-58页
     ·鼓励被征地农民发展二、三产业第58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8-59页
7 结论与讨论第59-61页
   ·结论第59-60页
   ·讨论第60-61页
附录: 问卷调查表第61-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民工劳动权保护问题研究
下一篇:在役拱桥可靠性综合评估及加固方案优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