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引言 | 第7页 |
| ·光纤光栅的发展动态 | 第7-8页 |
| ·光纤光栅的应用现状 | 第8-10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光纤光栅基本原理 | 第11-20页 |
| ·光纤光栅的基本光学性能 | 第11-12页 |
| ·光纤布喇格光栅的理论模型 | 第12-14页 |
| ·光纤布喇格光栅的应变传感模型 | 第14-16页 |
| ·均匀轴向应力作用下的光纤光栅传感模型 | 第14-16页 |
| ·均匀横向应力作用下的光纤光栅传感模型 | 第16页 |
| ·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模型 | 第16-17页 |
| ·光纤光栅的应变温度交叉敏感传感模型 | 第17-19页 |
| ·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光纤光栅解调技术 | 第20-30页 |
| ·光谱仪检测法 | 第20页 |
| ·匹配光栅滤波法 | 第20-21页 |
| ·可调谐窄带光输入宽带检测器探测 | 第21-22页 |
| ·边缘滤波法 | 第22-23页 |
| ·非平衡 M-Z干涉仪解调法 | 第23-24页 |
| ·可调法布里-拍罗腔测量光纤光栅波长 | 第24-28页 |
| ·可调法布里-珀罗滤波器 | 第24-26页 |
| ·可调 F-P滤波器解调光纤光栅原理 | 第26-27页 |
| ·可调 F-P腔法解调方案设计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系统硬件设计 | 第30-45页 |
|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30-32页 |
| ·系统原理结构与器件简介 | 第32-38页 |
| ·解调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32-33页 |
| ·关键解调器件的选型 | 第33-34页 |
| ·波长选择器简介 | 第34页 |
| ·单片机简介 | 第34-35页 |
| ·单片机常用功能简介 | 第35-38页 |
| ·数字解调部分的设计 | 第38-42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38-39页 |
| ·数字电路的设计 | 第39-42页 |
| ·数字系统外围扩展 | 第42-44页 |
| ·看门狗(Watch Dog)电路 | 第42页 |
| ·通用串行接口(USB接口) | 第42-43页 |
| ·I~2C总线的E~2PROM芯片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光纤光栅解调器的软件设计 | 第45-53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单片机部分的程序设计 | 第45-51页 |
| ·单片机 A的程序 | 第45-47页 |
| ·波长的几种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 ·单片机 B的主要程序 | 第48-50页 |
| ·外围芯片的程序 | 第50-51页 |
| ·上位机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 第53-56页 |
| ·武汉晴川桥健康监测系统中应用 | 第53-54页 |
| ·渗流监测系统中应用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