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1 植物免疫机制 | 第10-11页 |
·植物超敏反应 | 第10页 |
·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 | 第10-11页 |
2 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各种常见的植物类病变突变体 | 第11-14页 |
·拟南芥 lsd 和 acd 突变体 | 第12页 |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 | 第12-13页 |
·大麦 mlo 突变体 | 第13页 |
·玉米 les 及 lls 突变体 | 第13页 |
·大豆 dlm 突变体 | 第13-14页 |
·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的发生机制 | 第14-19页 |
·由于 PCD 失控造成的病变 | 第14-16页 |
·由于正常代谢途径失调造成的病变 | 第16页 |
·活性氧中间产物在坏死中的作用 | 第16-19页 |
·外界环境的影响 | 第19页 |
·植物激素的作用 | 第19-20页 |
3 卤代甲烷转移酶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卤代甲烷(CH3X)对环境的影响 | 第20-21页 |
·卤代甲烷(CH3X)的生物发生机制 | 第21页 |
·克隆获得卤代甲烷甲基转移酶基因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实验论文 | 第23-50页 |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3-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试剂 | 第23-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所用软件 | 第2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5-32页 |
·基本分子实验 | 第25-29页 |
·基本生理实验 | 第29-31页 |
·基因枪法转化大豆胚尖 | 第31-3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2-50页 |
·大豆类病变突变体生理及遗传分析 | 第32-44页 |
·类病变突变体生理分析 | 第33-43页 |
·遗传分析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后续工作 | 第44页 |
·AtMCT 基因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大豆 | 第44-50页 |
·获得 AtMCT 基因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大豆 | 第45页 |
·AtMCT 基因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大豆的分子鉴定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页 |
·后续工作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