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ML的水环境信息融合--证据理论在小数据集水质信息融合中的应用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多源信息融合 | 第9-13页 |
| ·多源信息融合概念 | 第9-11页 |
| ·信息融合中的算法 | 第11-13页 |
| ·多源水质信息融合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多源水质信息融合方法 | 第13-1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证据理论及其在 WQIF中的应用 | 第19-30页 |
| ·D-S证据理论 | 第19-25页 |
| ·基本原理 | 第19-23页 |
| ·证据理论的改进现状 | 第23-25页 |
| ·证据理论在水质信息融合处理中的应用 | 第25-29页 |
| ·应用过程 | 第26-27页 |
| ·应用实例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小数据集 WQIF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30-35页 |
| ·设计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30-31页 |
| ·设计目标 | 第30页 |
| ·小数据集水质信息融合需解决的问题 | 第30-31页 |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3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小数据集 WQIF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35-51页 |
| ·数据配齐 | 第35-40页 |
| ·采用历史数据配齐 | 第36-38页 |
| ·采用水质计算方程配齐 | 第38-39页 |
| ·两种配齐方法的比较 | 第39-40页 |
| ·数据修约 | 第40-41页 |
| ·基于 XML的多源数据格式的统一 | 第41-42页 |
| ·XML的引入 | 第41页 |
| ·XML文档格式 | 第41-42页 |
| ·基于证据理论的融合中心 | 第42-49页 |
| ·证据理论的修正 | 第43-47页 |
| ·先局部后综合的融合策略 | 第47-49页 |
| ·小数据集水质信息融合处理过程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小数据集 WQIF的实现 | 第51-63页 |
| ·开发环境 | 第51页 |
| ·小数据集 WQIF中关键技术的实现 | 第51-59页 |
| ·辨识框架的表示和基础数据结构 | 第51-52页 |
| ·监测数据到概率空间的转换 | 第52-54页 |
| ·D-S合成算法实现 | 第54-56页 |
| ·接口界面 | 第56-59页 |
| ·证据理论在小数据集 WQIF中的应用实例 | 第59-62页 |
| ·应用实例 | 第59-61页 |
| ·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 第61页 |
|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总结 | 第63页 |
| ·进一步的研究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