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脉冲在特种光子晶体光纤中传输特性的数值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 ·光孤子简介 | 第8-13页 |
| ·光孤子的概念 | 第8-10页 |
| ·光孤子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10页 |
| ·光孤子的产生和放大 | 第10-13页 |
| ·光孤子通信及其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2章 研究方法和数值模拟软件 | 第16-31页 |
| ·常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27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16-23页 |
| ·多极法 | 第23-27页 |
| ·数值模拟软件 | 第27-30页 |
| ·CUDOS软件 | 第27-29页 |
| ·Matlab软件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光纤中光孤子的传输特性 | 第31-39页 |
| ·光孤子在光纤内的传输与放大 | 第31-35页 |
| ·光孤子在光子晶体光纤内的求解 | 第31-33页 |
| ·讨论和结论 | 第33-35页 |
| ·一阶孤子和高斯准孤子在传输中相互作用 | 第35-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光子晶体光纤中光孤子的传输特性 | 第39-57页 |
| ·光子晶体光纤 | 第39-44页 |
| ·光子晶体 | 第39-40页 |
| ·光子晶体光纤概述 | 第40-42页 |
| ·TIR-PCF的等效折射率模型 | 第42-43页 |
| ·PBG-PCF的模型 | 第43-44页 |
| ·光子晶体光纤中影响光脉冲传输的主要因素 | 第44-48页 |
| ·PCF的有效面积、数值孔径和非线性系数 | 第44-45页 |
| ·色散、自相位调制和自陡峭效应 | 第45-48页 |
| ·矩形嵌套的掺杂光子晶体光纤光增益 | 第48-53页 |
| ·理论模型 | 第49页 |
| ·数值分析 | 第49-53页 |
| ·结论 | 第53页 |
| ·掺杂光子晶体光纤自发辐射与激活杂质光增益透射谱 | 第5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负折射材料和光孤子的传输 | 第57-68页 |
| ·负折射材料简介 | 第57-60页 |
| ·负折射材料中的线性光波的传输 | 第60-63页 |
| ·波印亭矢量、能流密度和群速度 | 第60-61页 |
| ·左手材料/右手材料分界面处的透射和反射 | 第61-62页 |
| ·超短脉冲在左手材料中的传输 | 第62-63页 |
| ·含负折射材料的特种光子晶体光纤的波分光放大 | 第63-68页 |
| ·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型 | 第63-64页 |
| ·光子晶体光纤的数值分析与讨论 | 第64-68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