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第一章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5-34页 |
1 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主要过程及关键指标 | 第15-19页 |
·小麦籽粒品质指标 | 第15-16页 |
·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特点 | 第16-17页 |
·蛋白质的形成 | 第16页 |
·淀粉的形成 | 第16-17页 |
·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与品质的关系 | 第17-19页 |
2 温度与水分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 | 第19-22页 |
·温度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19-20页 |
·水分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20-21页 |
·温度与水分互作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21-22页 |
3.花后高温和水分逆境影响小麦籽粒品质的生理基础 | 第22-25页 |
·高温对小麦植株氮代谢和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 | 第22页 |
·高温对小麦植株碳代谢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 第22-23页 |
·干旱和渍水对小麦植株氮代谢和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 | 第23-24页 |
·干旱和渍水对小麦植株碳代谢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 第24-25页 |
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4页 |
第二章 高温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34-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花后高温对成熟期籽粒重、蛋白质和淀粉产量和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温度处理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的影响 | 第36-37页 |
·蛋白质含量 | 第36-37页 |
·淀粉含量 | 第37页 |
·不同温度处理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的影响 | 第37-42页 |
·蛋白质及组分含量 | 第37-40页 |
·淀粉及组分含量 | 第40-42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第三章 高温对不同类型小麦碳氮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影响 | 第46-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不同温度处理对植株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47-53页 |
·植株游离氨基酸含量 | 第47-49页 |
·植株可溶性总糖含量 | 第49-51页 |
·植株糖/氮比 | 第51-53页 |
·高温对花前贮存物质再动员和花后同化的影响 | 第53-54页 |
·高温对花前贮藏氮素运转和花后氮素同化的影响 | 第54-55页 |
·碳、氮物质运转与蛋白质产量和淀粉产量的关系 | 第55-56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第四章 高温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60-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高温对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62-64页 |
·蔗糖合成酶(SS)活性 | 第62页 |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 | 第62-63页 |
·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 | 第63-64页 |
·高温对蛋白质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籽粒GPT活性 | 第64-65页 |
·旗叶GS活性 | 第65页 |
·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聚相关酶活性与淀粉、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的关系 | 第65-66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五章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小麦籽粒品质特性的影响 | 第71-8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2-79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籽粒籽粒重、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 第72-73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73-76页 |
·籽粒蛋白质含量 | 第73-74页 |
·籽粒蛋白组分含量 | 第74-76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76-78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籽粒面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78-79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第六章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不同类型小麦旗叶光合和衰老的影响 | 第84-9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4-8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5-94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85-90页 |
·旗叶净光合速率 | 第85-86页 |
·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 | 第86页 |
·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86-90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旗叶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90-91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旗叶SOD活性的影响 | 第91-93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93-94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第七章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小麦碳氮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影响 | 第99-11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8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植株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100-105页 |
·植株游离氨基酸含量 | 第100-102页 |
·植株可溶性总糖含量 | 第102-104页 |
·植株糖/氮比 | 第104-105页 |
·高温水分逆境对花前贮存物质再动员和花后同化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花前贮藏氮素运转和花后氮素同化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C、N物质运转与蛋白质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关系 | 第107-108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3页 |
第八章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聚关键调控酶活性的影响 | 第113-1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4-11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5-120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115-118页 |
·旗叶SPS活性 | 第115-116页 |
·籽粒SS活性 | 第116页 |
·籽粒SSS和GBSS活性 | 第116-118页 |
·高温和水分逆境对蛋白质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旗叶GS活性 | 第118页 |
·籽粒GS活性 | 第118-119页 |
·籽粒GPT活性 | 第119-120页 |
·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聚相关酶活性与淀粉、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的相关性 | 第120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5页 |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 第125-133页 |
1 讨论 | 第125-129页 |
·花后高温和水分逆境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的效应 | 第125-126页 |
·对籽粒蛋白质、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125页 |
·温度和水分对籽粒品质的互作效应 | 第125-126页 |
·花后高温和水分逆境影响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的生理机制 | 第126-128页 |
·蛋白质合成关键酶 | 第126-127页 |
·淀粉合成关键酶 | 第127页 |
·叶片光合与衰老 | 第127-128页 |
·碳氮物质运转 | 第128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8-129页 |
·今后的研究设想 | 第129页 |
2 结论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或投稿的论文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