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3页 |
1.不结球白菜霜霉病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霜霉病的特性 | 第12-15页 |
·症状 | 第12页 |
·病原 | 第12-13页 |
·发病规律 | 第13-15页 |
·有关霜霉病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与抗霜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研究 | 第15页 |
·抗霜霉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研究 | 第15-16页 |
·霜霉病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研究 | 第16页 |
·霜霉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 第16-17页 |
2.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植物抗病性的反应 | 第17页 |
·植物抗病性的鉴定 | 第17-18页 |
·植物抗病性的机制 | 第18-21页 |
·结构抗性 | 第18-19页 |
·生理生化抗性 | 第19-20页 |
·分子抗性 | 第20-21页 |
·防御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21-23页 |
·多酚氧化酶 | 第21-22页 |
·过氧化物酶 | 第22页 |
·苯丙氨酸解氨酶 | 第22-23页 |
·β-1,3-葡聚糖酶 | 第23页 |
3.分子标记的类型及特点 | 第23-29页 |
·RFLP标记 | 第23-24页 |
·RAPD标记 | 第24-25页 |
·AFLP标记 | 第25页 |
·SCAR标记 | 第25-26页 |
·STS标记 | 第26页 |
·SSR标记 | 第26-27页 |
·ISSR标记 | 第27页 |
·mRNA差异显示技术 | 第27-28页 |
·SRAP标记 | 第28页 |
·RMAPD标记 | 第28-29页 |
4.分子标记在不结球白菜育种上的应用 | 第29-33页 |
·分子标记在亲缘关系分析比较上的应用 | 第30页 |
·分子标记在种子检测上的应用 | 第30-31页 |
·分子标记在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基因定位上的研究 | 第31页 |
·分子标记在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比较基因组的研究 | 第32-33页 |
第二章 不结球白菜霜霉病人工接种鉴定 | 第33-4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供试材料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5页 |
·材料准备 | 第33页 |
·病原菌制备 | 第33-34页 |
·接种方法 | 第34页 |
·病害分级标准 | 第34-35页 |
·子叶期病害分级标准 | 第34页 |
·真叶期病害分级标准 | 第34-35页 |
·抗病性评价标准 | 第35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病原菌的制备 | 第35页 |
·亲本及F_1抗病鉴定 | 第35-36页 |
·F_2群体的抗病鉴定结果 | 第36-37页 |
3.讨论 | 第37-41页 |
第三章 不结球白菜接种霜霉病菌后重要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 第41-46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供试材料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病原菌制备 | 第42页 |
·接种与采样 | 第42页 |
·酶活性测定 | 第42页 |
2.试验结果 | 第42-44页 |
·PPO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42-43页 |
·POD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43页 |
·PAL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43页 |
·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43-44页 |
3.分析与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与不结球白菜抗霜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ISSR、AFLP标记的分析 | 第46-6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6-52页 |
·供试材料及试剂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52页 |
·抗病鉴定 | 第47页 |
·DNA提取及检测 | 第47页 |
·抗感病池的构建 | 第47页 |
·PCR分析 | 第47-52页 |
·RAPD分析 | 第47-48页 |
·ISSR分析 | 第48-49页 |
·AFLP分析 | 第49-51页 |
·AFLP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优化 | 第51-52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RAPD分析 | 第52-53页 |
·DNA提取 | 第52页 |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第52-53页 |
·不结球白菜抗霜霉病基因与RAPD标记的连锁分析 | 第53页 |
·ISSR分析 | 第53-54页 |
·AFLP分析 | 第54-55页 |
·酶切与连接 | 第54页 |
·预扩增 | 第54页 |
·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优化 | 第54-55页 |
·选择性扩增引物的筛选 | 第55页 |
3.讨论 | 第55-61页 |
全文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发表文章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