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中国税务发展的社会道德基础

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绪论第8-11页
第一章 税收关系的本质及其社会道德基础第11-15页
 一、税收关系的传统认识:表象认识之矛盾引发的道德排斥第11-12页
 二、税收关系的本质: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共生与道德认同第12-14页
 三、税收关系本位的悖离与回归:道德解释的必要性第14-15页
第二章 我国传统税务发展及其社会道德基础第15-22页
 一、传统道德集权思想影响下的税收关系第15-18页
  1、道德集权思想对个体道德利益的忽视或回避第16-17页
  2、道德集权思想的积极影响第17-18页
 二、征税主体角色定位上的误区第18-20页
 三、寻常百姓的“皇粮”和“公粮”意识第20-22页
第三章 当前我国税务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原因分析第22-31页
 一、当前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第22-25页
  1、税收流失的特点第22-23页
  2、地下经济的失控性第23-24页
  3、新的市场交易形式使税务发展面临更加困窘的境地:电子商务的“征税盲区”第24-25页
 二、税收流失的负面影响第25-27页
  1、国家财政收入的巨额损失第25-26页
  2、对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的破坏第26页
  3、对社会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第26-27页
 三、税收流失的原因分析第27-31页
  1、税收法律手段作用的有限性第27-28页
  2、个人趋利动机的客观存在第28-29页
  3、道德教化的缺失第29-30页
  4、税务机关征税理念的扭曲第30-31页
第四章 国外税务发展社会道德基础的培育经验第31-36页
 一、西方发达国家税务发展综述第31-33页
  1、西方发达国家税收流失的现状第31-32页
  2、完善的税收征管体制和积极的税收国民教育第32-33页
 二、西方发达国家税务发展社会道德基础的培育方式第33-36页
  1、宗教伦理意识支配下的自发地、感性地道德认同第33-34页
  2、契约精神孕育出的理性的道德认同第34-36页
第五章 重塑我国税务发展社会道德基础的途径和建议第36-47页
 一、明确税收关系的本质:理性的利益认同第36-38页
 二、对税收关系特点的表述方式重新进行修正:“无偿性”必须修正为“间接返还性”第38页
 三、将税务发展的社会道德问题列入国民教育的内容第38-39页
 四、构筑更为公平、公正的公共财政支出环境,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第39-44页
  1、理顺公共财政收入体制,发挥税收调节功能第39-40页
  2. 合理使用财政开支,为纳税人提供更为完善的公共服务第40-44页
 五、重塑国家税收机关的征税理念:实现“管理型”税务向“服务型”税务转变第44-45页
 六、国外税务发展成功经验的本土化第45-47页
小结第47-48页
主要文献依据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传媒素养建构研究
下一篇:对我国钢铁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