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低压智能综合保护器的研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概述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2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19页 |
·系统总体方案 | 第14-17页 |
·现场总线的选用 | 第17-19页 |
3 现场总线技术 | 第19-25页 |
·现场总线简介 | 第19-20页 |
·CAN总线技术 | 第20-21页 |
·CAN总线的通信协议 | 第21-25页 |
4 系统底层硬件设计 | 第25-42页 |
·嵌入式处理器的介绍和选择 | 第25-29页 |
·嵌入式处理器分类 | 第25-27页 |
·ADμC831微控制器 | 第27-29页 |
·82C250 CAN控制器 | 第29-30页 |
·82C250简介 | 第29页 |
·82C250功能框图 | 第29-30页 |
·82C250与MCU的接口设计 | 第30页 |
·SJA1000 CAN控制芯片 | 第30-34页 |
·SJA1000的内部结构 | 第31页 |
·SJA1000的寄存器结构及地址分配 | 第31-32页 |
·CAN协议通信格式 | 第32-33页 |
·SJA1000与MCU的接口电路 | 第33-34页 |
·SJA1000初始化流程图 | 第34页 |
·时钟芯片读写操作 | 第34-36页 |
·时钟芯片的选择依据 | 第34-35页 |
·DS1302简介 | 第35-36页 |
·DS1302与MCU接口电路 | 第36页 |
·运算放大器芯片介绍 | 第36-39页 |
·TLC2254芯片简介 | 第37-38页 |
·TLC2254特点 | 第38页 |
·TLC2254与MCU的接口电路 | 第38-39页 |
·系统电源模块设计 | 第39-41页 |
·对系统电源的设计要求 | 第39-40页 |
·系统电源设计 | 第40页 |
·系统电容器的选用 | 第40-41页 |
·系统接线图 | 第41-42页 |
5 系统上层结构 | 第42-48页 |
·低压自动化工作站 | 第42-46页 |
·低压自动化工作站原理 | 第42页 |
·系统特点 | 第42-43页 |
·系统结构 | 第43页 |
·技术特点 | 第43-44页 |
·系统界面介绍 | 第44-46页 |
·Gateway板卡 | 第46-48页 |
·系统结构 | 第46页 |
·系统特点 | 第46-48页 |
6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第48-56页 |
·软件设计概述 | 第48-49页 |
·编程语言的选用 | 第49-50页 |
·系统监控程序设计 | 第50-52页 |
·定时器TIMERO中断服务程序 | 第50-51页 |
·外部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51-52页 |
·系统的自诊断设计 | 第52页 |
·数据通讯 | 第52-56页 |
·基于“多主竞争总线仲裁”的通信方式 | 第52-54页 |
·CRC校验的实现 | 第54-56页 |
7 实验调试及抗干扰设计 | 第56-64页 |
·实验调试 | 第56-58页 |
·仿真调试 | 第56页 |
·硬件调试 | 第56-57页 |
·软件调试 | 第57页 |
·系统调试 | 第57-58页 |
·主要干扰渠道和抗干扰措施 | 第58-62页 |
·去耦电容配置 | 第60页 |
·其他措施 | 第60-62页 |
·软件的抗干扰设计 | 第62-64页 |
·干扰对系统影响在软件处理上的表现 | 第62页 |
·软件抗干扰设计的几个措施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A 系统主控电路 | 第67-68页 |
附录B 系统采集电路 | 第68-69页 |
附录C 现场调试图 | 第69-70页 |
附录D 系统流程图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