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7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薄层金属复合板 | 第12-15页 |
·薄层金属复合板的主要生产方法 | 第13-14页 |
·薄层金属复合板的特点 | 第14页 |
·薄层金属复合板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14-15页 |
·薄层不锈钢复合板 | 第15-18页 |
·焊接对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第18-23页 |
·焊接对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18-21页 |
·焊接接头选择性腐蚀的经验评价 | 第21-22页 |
·焊接接头腐蚀行为的试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薄层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特点 | 第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27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提出 | 第23-24页 |
·本文试验研究路线 | 第24-25页 |
·课题研究的前景分析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7-34页 |
·引言 | 第27页 |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7-31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焊接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腐蚀试样的制备及腐蚀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试验分析仪器 | 第31-34页 |
·焊接设备 | 第31-32页 |
·光学显微镜 | 第32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2页 |
·恒电位仪PGSTAT30 | 第32页 |
·显微硬度计 | 第32-33页 |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抗腐蚀性能的研究 | 第34-42页 |
·引言 | 第34页 |
·焊接工艺 | 第34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41页 |
·焊缝区的成分分析 | 第34-36页 |
·SUS316奥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观察 | 第36-37页 |
·晶间腐蚀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焊缝微区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分析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激光焊接双面超薄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性的研究 | 第42-52页 |
·引言 | 第42页 |
·焊接接头宏观分析 | 第42-43页 |
·焊接接头的微观分析 | 第43-47页 |
·焊接接头各区的成分分析 | 第43-44页 |
·焊接接头各区的显微组织 | 第44-46页 |
·焊接接头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47-50页 |
·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分析 | 第47-49页 |
·焊接接头拉伸性能 | 第49-50页 |
·焊接接头缺口冲击性能 | 第50页 |
·本章小节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氩弧焊接双面超薄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性的研究 | 第52-64页 |
·引言 | 第52页 |
·焊接工艺 | 第52-54页 |
·焊接接头的微观性能分析 | 第54-59页 |
·焊接接头成份分析 | 第54-55页 |
·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55-58页 |
·焊接接头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第59-63页 |
·焊接接头拉伸性能 | 第60页 |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 | 第60-61页 |
·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微束等离子弧焊接双面超薄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性的研究 | 第64-70页 |
·前言 | 第64页 |
·焊接工艺 | 第64页 |
·焊接接头的微观分析 | 第64-69页 |
·焊接接头的成分分析 | 第64-66页 |
·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 | 第66-67页 |
·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分布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