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ABBREVIATIONS) | 第4-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1-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枸骨叶中具有脂肪酶抑制活性成分的快速识别 | 第14-48页 |
| 1 枸骨叶的提取分离 | 第14-15页 |
| 1.1 仪器与材料 | 第14页 |
| 1.2 药材来源 | 第14页 |
| 1.3 提取分离 | 第14-15页 |
| 2 枸骨叶活性部位的筛选 | 第15-19页 |
| 2.1 应用3T3-L1-Lenti-PPARγ-Luc细胞株对枸骨叶提取物的不同部位进行活性筛选 | 第15-17页 |
| 2.1.1 仪器和材料 | 第15页 |
| 2.1.2 实验方法 | 第15-17页 |
| 2.2 应用脂肪酶抑制剂-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对枸骨叶提取物的不同部位进行活性筛选 | 第17-19页 |
| 2.2.1 仪器和材料 | 第17-18页 |
| 2.2.2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 3 枸骨叶中具有抑制脂肪酶活性成分的质谱分析 | 第19-45页 |
| 3.1 仪器和材料 | 第19-20页 |
| 3.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第20页 |
| 3.3 抑制脂肪酶活性部位比较 | 第20-21页 |
| 3.4 枸骨叶活性成分质谱检测 | 第21-44页 |
| 3.5 枸骨叶中具有抑制脂肪酶活性斑点的质谱结果验证 | 第44-45页 |
| 4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第二章 枸骨叶脂肪酶抑制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第48-81页 |
| 1 枸骨叶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第48-64页 |
| 1.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51-57页 |
| 1.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57-64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64-76页 |
| 2.1 仪器与材料 | 第64页 |
| 2.2 药材来源 | 第64-65页 |
| 2.3 提取分离 | 第65页 |
| 2.4 化合物物理性质及波谱数据 | 第65-76页 |
| 2.5 化合物1,4,5的酸水解及气相色谱分析 | 第76页 |
| 3 枸骨叶单体化合物活性筛选 | 第76-79页 |
| 3.1 枸骨叶中具有脂肪酶抑制作用活性单体化合物的筛选 | 第76-78页 |
| 3.2 枸骨叶中具有抑制PPARγ作用的单体化合物的筛选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枸骨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83-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 附录二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6-97页 |
| 附录三 TLC-MS附图 | 第97-108页 |
| 附录四 化合物附图 | 第108-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