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胶粘剂工业论文--合成胶粘剂论文--橡胶、树脂为原料的胶粘剂论文

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型结构胶粘剂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1页
   ·概述第10-11页
     ·胶粘剂的发展简史第10-11页
   ·粘接理论、技术及应用第11-15页
     ·粘接理论第11-12页
     ·胶粘剂粘接技术和应用第12-15页
   ·耐高温胶粘剂第15-21页
     ·有机胶粘剂第16-20页
     ·无机耐高温胶粘剂第20-21页
   ·耐高温胶粘剂的发展趋势第21-22页
   ·双马来酰亚胺胶粘剂第22-23页
     ·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第22-23页
   ·双马来酰亚胺的改性研究第23-31页
     ·芳香族二元胺改性BMI第23-24页
     ·热塑性树脂改性BMI第24页
     ·烯丙基化合物改性BMI第24-25页
     ·新型BMI的合成第25-26页
     ·橡胶增韧改性第26页
     ·无机填料对BMI的改性第26-30页
     ·其他改性方法第30-31页
第二章 双马来酰亚胺型结构胶粘剂配方设计和工艺研究第31-52页
   ·选题背景和重点难点第31-32页
   ·基本原理第32-33页
   ·实验部分第33-36页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33-34页
     ·BMI/DDM/EP胶粘剂的制备第34页
     ·BMI/DDS/EP胶粘剂的制备第34页
     ·胶粘剂粘接试样的制备第34-35页
     ·胶粘剂基体浇铸体的制备第35页
     ·胶粘剂的粘接工艺第35页
     ·性能测试第35-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51页
     ·配方组成的选择和优化第36-37页
     ·配方的优化第37-40页
     ·BMI/DDS/EP胶粘剂体系的反应特性第40-41页
     ·固化工艺的确定以及固化机理第41-45页
     ·胶粘剂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第45-49页
     ·胶粘剂浇铸体性能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纳米氧化硅改性双马来酰亚胺型胶粘剂研究第52-72页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52-54页
   ·实验部分第54页
     ·纳米氧化硅的表面处理第54页
     ·纳米氧化硅改性胶粘剂胶液的制备第54页
     ·性能测试第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纳米氧化硅的团聚行为第54-55页
     ·纳米氧化硅的结构第55-56页
     ·纳米氧化硅改性效果表征第56-58页
     ·纳米氧化硅在胶粘剂体系分散研究第58-60页
     ·纳米氧化硅对胶粘剂胶液性能的影响第60-62页
     ·纳米氧化硅改性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第62-63页
   ·纳米氧化硅改性胶粘剂的耐热性第63-65页
   ·纳米氧化硅改性胶粘剂的力学性能第65-68页
   ·纳米氧化硅改性胶粘剂机理及SEM分析第68-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晶须硅改性双马来酰亚胺型胶粘剂研究第72-85页
   ·晶须硅的结构和性能第72-73页
   ·晶须硅的表面处理和改性效果表征第73-75页
     ·FTIR表征第73-74页
     ·硅烷偶联剂对胶粘剂胶液粘度的影响第74-75页
   ·晶须硅对胶粘剂胶液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晶须硅添加量对胶液粘度的影响第75-76页
     ·晶须硅的添加对胶液凝胶化时间的影响第76页
   ·晶须硅改性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第76-78页
     ·晶须硅添加量对拉伸剪切强度的影响第76-77页
     ·硅烷偶联剂用量对拉伸剪切强度的影响第77-78页
   ·晶须硅改性胶粘剂的耐热性第78-79页
   ·晶须硅改性胶粘剂的力学性能第79-81页
   ·晶须硅改性胶粘剂SEM分析及机理初探第81-83页
   ·纳米氧化硅和晶须硅改性胶粘剂分析比较第83-84页
   ·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结论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西北工业大学业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第93页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胰岛素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
下一篇: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