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研究(1907-1928)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导论 | 第9-21页 |
一、选题意义和解题 | 第9-12页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第12-17页 |
三、主要资料文献与各章节的内容 | 第17-21页 |
上篇 清朝末期(1907-1911) | 第21-76页 |
第一章 清末新政与交通银行的诞生 | 第21-45页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变迁 | 第21页 |
一、晚清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 | 第21-23页 |
二、清末银行业的规范与新设银行潮流的涌起 | 第23-24页 |
三、邮传部的设立与新利益集团的形成 | 第24-27页 |
第二节 京汉铁路与交通银行的诞生 | 第27-45页 |
一、京汉铁路问题的由来 | 第27-31页 |
二、交通银行的设立 | 第31-39页 |
三、设立初期的活动 | 第39-45页 |
第二章 交通银行的性质与业务 | 第45-76页 |
第一节 交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 第45-53页 |
一、交通银行与邮传部 | 第45-49页 |
二、交通银行与度支部、大清银行 | 第49-53页 |
第二节 交通银行的早期业务 | 第53-63页 |
一、存款与放款 | 第53-58页 |
二、发钞 | 第58-60页 |
三、代理国库 | 第60页 |
四、获利 | 第60-63页 |
第三节 交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和辛亥前后的危机 | 第63-76页 |
一、管理人员的遴选 | 第63-65页 |
二、经营缺陷的显露 | 第65-70页 |
三、辛亥前后的危机 | 第70-76页 |
下篇 北京政府时期(1912-1928) | 第76-205页 |
第三章 交通银行的央行性质与政府银行特权 | 第76-140页 |
第一节 交通银行地位与性质的变化 | 第76-92页 |
一、交通银行与南京临时政府 | 第76-78页 |
二、民初的整顿和经营特权的获得 | 第78-90页 |
三、中央银行地位的确立 | 第90-92页 |
第二节 交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 第92-100页 |
一、交通银行与交通部 | 第93-95页 |
二、交通银行与财政部、中国银行 | 第95-100页 |
第三节 交通银行的两次改组与总管理处的南迁 | 第100-113页 |
一、交通银行第一次改组 | 第100-103页 |
二、交通银行第二次改组 | 第103-110页 |
三、总管理处的南迁 | 第110-113页 |
第四节 交通银行与政府公债的经营 | 第113-127页 |
一、经营政府公债 | 第115-119页 |
二、影响公债经营的两个问题 | 第119-127页 |
第五节 交通银行发行兑换券 | 第127-140页 |
一、发行概况 | 第127-130页 |
二、领券制度 | 第130-133页 |
三、分区发行制 | 第133-137页 |
四、地名券 | 第137-140页 |
第四章 交通银行与停兑风潮 | 第140-182页 |
第一节 第一次停兑风潮 | 第140-154页 |
一、停兑令的发出 | 第140-143页 |
二、遵令停兑—以沪行为例 | 第143-151页 |
三、日金借款与停兑问题的解决 | 第151-154页 |
第二节 第二次停兑风潮 | 第154-164页 |
一、第二次停兑的起因 | 第154-158页 |
二、停兑—以京津地区为中心 | 第158-161页 |
三、奉系借款与停兑问题的解决 | 第161-164页 |
第三节 中国、交通两行的合并问题 | 第164-173页 |
一、中交两行合并问题的由来 | 第164-167页 |
二、第一次停兑风潮前后的中交合并问题 | 第167-170页 |
三、第二次停兑风潮前后的中交合并问题 | 第170-173页 |
第四节 困扰交通银行五年之久的京钞问题 | 第173-182页 |
一、京钞的概念与解决京钞问题的步骤 | 第173-174页 |
二、京钞问题的加剧 | 第174-176页 |
三、京钞问题的解决 | 第176-182页 |
第五章 交通银行经营方针的调整 | 第182-205页 |
第一节 梁士诒时期的经营方针 | 第182-190页 |
一、依托政权发展交行 | 第182-184页 |
二、放款不可强为效法欧美 | 第184-185页 |
三、银行经营之道在于吸收存款 | 第185-186页 |
四、大力提倡国内外汇兑 | 第186-187页 |
五、保持和继承:梁士诒在交行的最后日子 | 第187-190页 |
第二节 张謇、钱新之时期的经营方针 | 第190-205页 |
一、张謇、钱新之入主前面临的困境 | 第190-194页 |
二、江浙金融势力的加入 | 第194-197页 |
三、营业方针趋于稳健 | 第197-201页 |
四、行风趋于公开和简朴 | 第201-205页 |
结语 | 第205-214页 |
交通银行大事记 | 第214-227页 |
征引文献 | 第227-2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