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天化物流一体化调度管理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调度管理车辆路径优化 | 第13-14页 |
·调度管理系统开发设计研究 | 第14-16页 |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调度管理系统研究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17页 |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7页 |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调度管理优化相关技术 | 第19-28页 |
·工作流技术 | 第19-26页 |
·工作流的定义 | 第20-21页 |
·工作流管理系统 | 第21-23页 |
·工作流体系结构 | 第23-24页 |
·工作流参考模型 | 第24-26页 |
·.NET和C# | 第26-28页 |
·.NET | 第26-27页 |
·C# | 第27-28页 |
第3章 赤天化集团调度管理分析 | 第28-32页 |
·赤天化集团简介 | 第28页 |
·赤天化集团物流现状 | 第28-30页 |
·赤天化集团物流业务分析 | 第28-29页 |
·集团物流整合思路 | 第29页 |
·集团物流调度管理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集团物流调度管理优化分析 | 第30-32页 |
·集团物流调度管理特点分析 | 第30页 |
·工作流开发方式与其他开发方式的区别 | 第30-31页 |
·集团物流调度管理优化途径分析 | 第31-32页 |
第4章 调度管理平台系统分析 | 第32-46页 |
·系统目标 | 第32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2-34页 |
·调度管理平台框架 | 第34-41页 |
·系统流程分析 | 第34页 |
·调度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 第34-35页 |
·角色分析 | 第35-37页 |
·调度管理流程分析 | 第37-41页 |
·信息交互分析 | 第41页 |
·系统用例分析 | 第41-46页 |
·UML | 第41-42页 |
·系统用例描述 | 第42-46页 |
第5章 调度管理平台设计实现 | 第46-65页 |
·调度管理平台体系结构设计 | 第46-47页 |
·调度管理平台MVC模式 | 第47-48页 |
·调度管理平台开发环境 | 第48-51页 |
·数据库平台 | 第48-49页 |
·开发平台 | 第49-51页 |
·系统平台 | 第51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51-61页 |
·工作流数据库设计 | 第51-57页 |
·基本业务数据库 | 第57-61页 |
·调度管理平台的实现 | 第61-65页 |
·工作流引擎的实现 | 第62-63页 |
·调度管理业务平台实现 | 第63-64页 |
·工作流平台与应用平台的衔接设置 | 第64-65页 |
第6章 赤天化调度管理平台的运行 | 第65-72页 |
·赤天化调度管理平台运行界面展示 | 第65-70页 |
·流程变更界面展示 | 第70-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1 活动启动代码 | 第78-79页 |
附录2 活动结束代码 | 第79-80页 |
附录3 运输预定单据录入实现代码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实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