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桩基础概述 | 第8-10页 |
·桩基础发展史 | 第8-9页 |
·桩的分类 | 第9-10页 |
·桩基的适用范围 | 第10页 |
·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单桩的沉降性状和沉降计算方法 | 第13-33页 |
·单桩的工作性能 | 第13-14页 |
·单桩沉降计算方法 | 第14-31页 |
·弹性理论法 | 第14-20页 |
·荷载传递分析法 | 第20-23页 |
·剪切变形传递法 | 第23-26页 |
·分层总和法 | 第26-29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单桩沉降计算的其它方法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单桩荷载沉降计算方法优劣对比 | 第31-33页 |
第3章 群桩基础的沉降计算 | 第33-58页 |
·群桩的沉降性状 | 第33-36页 |
·群桩沉降性状概述 | 第33-36页 |
·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 第36-56页 |
·等代墩基法 | 第37-40页 |
·修正的等代墩基法 | 第40-43页 |
·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 | 第43-46页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推荐的方法 | 第46-49页 |
·剪切变形传递法 | 第49-51页 |
·弹性理论法计算桩基础沉降 | 第51-54页 |
·国外等代实体深基础方法 | 第54-55页 |
·数值方法计算桩基础沉降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对比 | 第56-58页 |
第4章 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的负摩擦力和沉降计算方法 | 第58-68页 |
·湿陷性黄土的特性 | 第58-62页 |
·黄土的物理性质 | 第59页 |
·黄土的力学性质 | 第59-61页 |
·黄土地基的湿陷性评价 | 第61-62页 |
·单桩与群桩的负摩擦力及其计算方法 | 第62-67页 |
·负摩擦力的概念 | 第62-63页 |
·负摩擦力的分布特性 | 第63-64页 |
·单桩与群桩负摩擦力的计算 | 第64-66页 |
·影响负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第66-67页 |
·湿陷性黄土中桩基础的沉降计算 | 第67-68页 |
第5章 桩基沉降计算软件CLGPCS及工程实例计算分析 | 第68-88页 |
·CLGPCS软件概况 | 第68-69页 |
·程序中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 第68页 |
·软件中的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 第68-69页 |
·CLGPCS软件的可视化编程 | 第69页 |
·CLGPCS软件中主要子程序及其调用关系 | 第69-70页 |
·CLGPCS软件界面 | 第70-73页 |
·CLGPCS软件的使用及算例 | 第73-81页 |
·CLGPCS软件计算检验 | 第73-81页 |
·工程实例的计算和分析 | 第81-88页 |
·工程概况 | 第81-85页 |
·桩基础负摩阻力计算 | 第85-86页 |
·桩基础沉降计算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