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6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6-8页 |
一、转发和控制分离(ForCES) | 第7页 |
二、网络处理器论坛(NPF) | 第7页 |
三、QoS网络 | 第7-8页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贡献 | 第8-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8页 |
二、主要贡献 | 第8-9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9-10页 |
第二章 IP QoS研究与分析 | 第10-21页 |
第一节 下一代互联网的 IP QoS技术 | 第10-12页 |
一、IP QoS产生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IP QoS的定义及服务模型 | 第11-12页 |
第二节 集成服务模型和资源预留协议 | 第12-15页 |
一、Int-Sery/RSVP服务模型 | 第12-14页 |
二、IntServ/RSVP的缺陷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区分服务模型分析 | 第15-21页 |
一、背景介绍 | 第15-16页 |
二、DiffServ网络结构 | 第16-17页 |
三、DiffServ服务类型定义 | 第17-21页 |
第三章 一种支持 ForCES的路由器模型 | 第21-29页 |
第一节 IXP2400网络处理器 | 第21-22页 |
一、硬件结构 | 第21-22页 |
二、软件开发 | 第22页 |
第二节 一种支持 ForCES的路由器模型 | 第22-24页 |
一、硬件模型 | 第22-23页 |
二、软件模型 | 第23-24页 |
第三节 FE快速通道的软件模型 | 第24-29页 |
一、接收微块 | 第25页 |
二、包处理过程 | 第25-26页 |
三、队列管理与调度 | 第26页 |
四、数据包的发送 | 第26-27页 |
五、支持区分服务的包处理过程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区分服务实现关键技术研究 | 第29-57页 |
第一节 两种流分类及其实现 | 第29-38页 |
一、DSCP分类 LFB | 第29-33页 |
二、六元分类 LFB | 第33-38页 |
第二节 流量控制和拥塞避免 | 第38-48页 |
一、DSCP标记 LFB | 第38-39页 |
二、TCM测量 LFB | 第39-44页 |
三、加权随机早期检测 LFB | 第44-48页 |
第三节 处理循环的信号机制 | 第48-52页 |
一、顺序化线程模型 | 第49-50页 |
二、处理循环之间的冲突 | 第50-51页 |
三、处理循环信号传递的实现 | 第51-52页 |
第四节 LFB动态性的实现 | 第52-57页 |
一、控制模块 | 第52-53页 |
二、用控制模块实现 LFB的动态性 | 第53-57页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第57-67页 |
第一节 测试实验平台 | 第57-58页 |
第二节 情景一(DSCP分类 LFB) | 第58-61页 |
一、测试目的 | 第58页 |
二、处理循环与测试设置 | 第58页 |
三、测试数据及分析 | 第58-61页 |
第三节 情景二(六元分类 LFB、DSCP标记 LFB) | 第61-63页 |
一、测试目的 | 第61页 |
二、处理循环与测试设置 | 第61页 |
三、测试数据及分析 | 第61-63页 |
第四节 情景三(流量测量 LFB) | 第63-67页 |
一、测试目的 | 第63页 |
二、处理循环与测试设置 | 第63-64页 |
三、测试数据及分析 | 第64-6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7-68页 |
第一节 总结 | 第67页 |
第二节 将来的工作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本文作者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