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简介 | 第9-10页 |
·团簇源的种类 | 第10-13页 |
·超声速喷射 | 第10-12页 |
·载体团簇源 | 第12页 |
·溅射团簇源 | 第12-13页 |
·气体喷流中团簇的尺寸和喷流原子密度诊断 | 第13-15页 |
·超短激光与团簇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20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2 团簇特性的实验诊断方法 | 第22-31页 |
·引言 | 第22页 |
·瑞利散射测量方法 | 第22-25页 |
·瑞利散射 | 第22-24页 |
·瑞利散射测量方法(Rayleigh scattering) | 第24-25页 |
·飞行时间质谱仪(TIME-OF-FLIGHT SPECTROSCOPY) | 第25-27页 |
·交叉喷射质谱仪(CROSSED-JET DEFLECTION MASS SPECTROMETRY OF CLUSTERS) | 第27-28页 |
·团簇数密度分布的测量 | 第28-30页 |
·团簇的数密度分布 | 第28页 |
·干涉法测量团簇密度原理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团簇源和诊断系统的建立 | 第31-39页 |
·前言 | 第31页 |
·团簇源制备系统 | 第31-35页 |
·低温团簇制备系统 | 第31-32页 |
·阀门 | 第32-34页 |
·喷嘴 | 第34-35页 |
·瑞利散射法的诊断系统 | 第35-36页 |
·同步系统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团簇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39-49页 |
·引言 | 第39页 |
·常温团簇---氩团簇 | 第39-43页 |
·实验条件及结果 | 第39-41页 |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讨论 | 第41-43页 |
·低温团簇-氘团簇 | 第43-47页 |
·实验条件及结果 | 第43-45页 |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讨论 | 第45-47页 |
·团簇尺寸公式的讨论 | 第47-48页 |
·实验总结及改进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飞秒激光与氘团簇相互作用 | 第49-59页 |
·引言 | 第49页 |
·短脉冲强激光与团簇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 | 第49-55页 |
·电离机制 | 第49-51页 |
·团簇加热机制 | 第51-52页 |
·团簇的膨胀机制 | 第52-55页 |
·相互作用实验 | 第55页 |
·高能粒子的探测 | 第55-58页 |
·C 快电子探测 | 第55-56页 |
·氘离子探测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作者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9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