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国强种”的体育场到“救亡图存”的烽火台—上海公共体育场研究(1917-1949)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与资料情况 | 第11-15页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上海体育的近代化 | 第16-23页 |
第一节 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进步 | 第16-19页 |
一 经济中心的形成与近代体育的发展 | 第16-17页 |
二 人口增长与近代体育的发展 | 第17-18页 |
三 城市的扩展与近代体育的发展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租界内体育活动的兴起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租界内的体育场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上海公共体育场的历史变迁 | 第23-44页 |
第一节 上海公共体育场建立的历史背景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上海公共体育场的辟建与沿革 | 第25-40页 |
一 开幕式盛况 | 第25-28页 |
二 上海公共体育场章程及组织规则 | 第28-32页 |
三 上海公共体育场的变迁 | 第32-40页 |
第三节 上海公共体育场与民众体育 | 第40-44页 |
第三章 上海公共体育场上的民众集会 | 第44-57页 |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与上海公共体育场 | 第44-48页 |
第二节 纪念孙中山逝世大会 | 第48-50页 |
第三节 五卅运动 | 第50-52页 |
第四节 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 第52-54页 |
第五节 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