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卡的设计
第1章 绪论 | 第1-11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PCI数据采集卡的实现方案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工作 | 第10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 PCI接口的实现基础 | 第11-32页 |
·PCI总线概述 | 第11-25页 |
·PCI总线的特点 | 第11-12页 |
·PCI总线的系统结构 | 第12-13页 |
·PCI总线信号定义 | 第13-17页 |
·PCI配置地址空间介绍 | 第17-19页 |
·PCI总线命令 | 第19-21页 |
·PCI总线操作规则 | 第21-24页 |
·PCI总线的电气特性 | 第24-25页 |
·PCI接口的实现 | 第25-31页 |
·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 | 第25-26页 |
·采用专用的接口芯片 | 第26-31页 |
·最终的PCI接口方案的选择 | 第31-32页 |
第3章 可编程逻辑设计及应用 | 第32-39页 |
·CPLD的特点 | 第32-34页 |
·Altera公司的MAX7000系列特点 | 第32-33页 |
·MAX7000在线编程 | 第33-34页 |
·CPLD的设计流程 | 第34页 |
·CPLD设计开发工具 | 第34-38页 |
·Max+PlusⅡ | 第34-37页 |
·AHDL语言 | 第37-38页 |
·CPLD在PCI采集卡的应用 | 第38-39页 |
第4章 PCI采集卡的硬软件设计 | 第39-59页 |
·PCI采集卡概述 | 第39-41页 |
·PCI采集卡系统组成 | 第39-40页 |
·PCI采集卡的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PCI采集卡的硬件设计 | 第41-50页 |
·模拟量输入电路 | 第41-42页 |
·多路开关及程控增益放大电路 | 第42-44页 |
·A/D转换控制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PCI采集卡中PCI接口的实现 | 第45-46页 |
·串行EEPROM 93LC46B的配置 | 第46-48页 |
·RAM的总线选通 | 第48-49页 |
·共享RAM的地址形成 | 第49-50页 |
·系统寻址空间分配及端口分配 | 第50-54页 |
·系统基本寻址空间 | 第50页 |
·端口地址分配 | 第50-51页 |
·数据缓冲区空间分配 | 第51页 |
·主机对采集卡I/O端口地址分配 | 第51-52页 |
·参数设计 | 第52-54页 |
·态灯指示 | 第54页 |
·软件设计 | 第54-59页 |
·ASM96宏汇编语言 | 第56-57页 |
·软件抗干扰方法 | 第57-59页 |
第5章 PCI采集卡电路板(PCB)设计 | 第59-67页 |
·采集卡电路板(PCB)概述 | 第59页 |
·PCB布线 | 第59-61页 |
·电源、地线的处理 | 第60页 |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共地处理 | 第60页 |
·大面积导体中连接腿的处理 | 第60-61页 |
·设计规则检查(DRC) | 第61页 |
·PCB布局 | 第61页 |
·高速PCB设计 | 第61-64页 |
·PCB高速数字电路设计 | 第61-62页 |
·传输线及其效应 | 第62页 |
·避免传输线效应的方法 | 第62-64页 |
·关于PCI总线的PCB设计 | 第64-66页 |
·PCI采集卡的PCB的设计 | 第66-67页 |
第6章 PCI采集卡驱动程序 | 第67-82页 |
·驱动程序概述 | 第67-69页 |
·驱动程序设计的步骤 | 第68-69页 |
·动态链接库DLL | 第69页 |
·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69-78页 |
·访问PCI卡的配置空间 | 第69-71页 |
·找PCI卡程序 | 第71-73页 |
·端口操作DLL函数 | 第73-74页 |
·设备对象类Cdev | 第74-76页 |
·节点操作 | 第76-77页 |
·输入输出数据的处理 | 第77-78页 |
·系统测试程序设计 | 第78-82页 |
·DLL动态加载 | 第78页 |
·系统初始化 | 第78-81页 |
·数据刷新线程和自动演示线程 | 第81-8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5页 |
·全文总结 | 第82页 |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