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社会论文

家庭与伦理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一、导言第10-34页
 1、现代性社会中的伦理命运第10-20页
  (1) 现代性社会及其伦理命运第10-16页
  (2) 现代性的“道德谋划”及其回归第16-20页
 2、基本概念的设定第20-25页
  (1) “伦理”第20-22页
  (2) “始点”第22-23页
  (3) “伦理始点”第23-25页
 3、研究理路第25-28页
  (1) 研究的理路第25-27页
  (2) 可能的创新第27页
  (3) 存在的不足第27-28页
 4、相关文献第28-34页
  (1) 关于伦理学起点问题的研究第28-29页
  (2) 家庭与伦理关系的研究第29-31页
  (3) 其它学科关于家庭的研究第31-33页
  (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第33-34页
上篇 伦理始点的形上辩证第34-64页
 二、经济与伦理第34-43页
  1、决定论的合理性限度第35-36页
  2、经济作为伦理始点的非合理性第36-41页
   (1) 人文本性的遮蔽第36-38页
   (2) 道德责任的消解第38-39页
   (3) 经济至上主义第39-41页
  3、走向“伦理思维”第41-43页
 三、习俗与伦理第43-52页
  1、伦理的习俗渊源第43-48页
  2、习俗的伦理限度第48-51页
   (1) “偶发”与“自发”第48-49页
   (2) 价值“中立”第49-50页
   (3) 伦理精神的缺失第50-51页
  3、习俗向伦理的迈进第51-52页
 四、宗教与伦理第52-64页
  1、伦理始点的神学诠释第52-53页
  2、伦理的宗教情结第53-61页
   (1) 假如没有上帝,伦理是否可能?第54页
   (2) 善恶因果律与伦理合理性第54-56页
   (3) 宗教的人神倒置与伦理的人学向度第56-58页
   (4) 人神“利益交换”对道德源头性的玷污第58-59页
   (5) 上帝的真实与价值合理性预设第59-61页
  3、西方:一个反证?第61-64页
中篇 家庭与伦理始点第64-120页
 五、家庭与中国传统伦理第64-96页
  1、家庭之理念第64-68页
   (1) “家庭”之一般含义第64-66页
   (2) 中国民族“家庭”之特殊理念第66-68页
  2、家与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生长第68-84页
   (1) 神话:倾情于“家”第68-70页
   (2) 商周:“人学”转向与周公“维新”第70-73页
   (3) 先秦伦理:在“家”第73-78页
   (4) 两汉伦理:异化了的“家”第78-80页
   (5) 魏晋玄学伦理:离不开的“家”第80-81页
   (6) 隋唐佛教伦理:出不了的“家”第81-83页
   (7) 宋明伦理:“回家”第83-84页
  3、家与中国社会的伦理格局第84-89页
   (1) 个人之人伦定义第84-85页
   (2) 家庭之人伦结构第85-87页
   (3) 伦理生活之格局第87-89页
  4、家与中国传统社会第89-92页
   (1) 自然经济与自给自足第89-90页
   (2) 家国一体与伦理政治第90-91页
   (3) 文化结构与儒家独尊第91-92页
  5、家与传统中国人第92-96页
   (1) 两性分殊与人伦秩序第92-94页
   (2) 婚姻与人伦的扩张和延伸第94-96页
 六、家庭与伦理实体第96-104页
  1、伦理实体第96-99页
   (1) 必然、普遍的关系体系第96-97页
   (2) 存在差别的共体第97页
   (3) 个人的偶性存在第97-99页
  2、作为初级伦理实体的家庭第99-104页
   (1) “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第99-101页
   (2) 初级社会群体第101页
   (3) “具有构成特征的社群”第101-102页
   (4) 人类伦理关系的最初实体第102-104页
 七、家庭与伦理原理第104-114页
  1、神圣性的根源第104-108页
   (1) 寻找“绝对者”第104-105页
   (2) 血缘与价值本源预设第105-108页
  2、伦理原理的运作第108-114页
   (1) 夫妻关系第109-110页
   (2) 亲子关系第110-112页
   (3) 兄弟姐妹关系第112-114页
 八、家庭与伦理生活第114-120页
  1、伦理生活第114-115页
  2、个体伦理生活的始点第115-120页
   (1) 社会化与角色习得第115-116页
   (2) 道德启蒙与伦理训练第116-118页
   (3) 伦理生活的范型第118-120页
下篇 家庭与当代中国伦理建构第120-147页
 九、“伦理始点”与伦理危机第120-129页
  1、文化解构中的理性与情感第120-123页
  2、意识形态的伦理悖论第123-125页
  3、家庭伦理的剧变第125-129页
   (1) 伦理轴心的位移第125-126页
   (2) 伦理重心的下沉第126-129页
 十、“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体系中的伦理建构第129-145页
  1、家庭:传统伦理合理因子的激活第129-130页
  2、“市民社会”的伦理中介第130-142页
   (1) “市民社会”与现代中国伦理第130-134页
   (2) “市民社会”伦理合理性的文化基础第134-139页
   (3) “家庭”的伦理回归第139-142页
  3、“国家”的伦理使命第142-145页
 十一、结语:作为“围城”的家庭第145-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2页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152-153页
后记第153-154页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表第154-156页
作者简况表第156-157页
指导教师简况表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档案信息服务及产业化的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ABS&TCS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研究与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