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沉积物污染释放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沉积物污染释放的影响因素 | 第13-18页 |
1.3.1 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1.3.2 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1.3.3 沉积物有机质的释放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沉积物污染释放的模拟实验 | 第21-45页 |
2.1 玄武湖概况 | 第21-29页 |
2.1.1 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和组成 | 第21-24页 |
2.1.2 沉积物间隙水物质含量的差异性 | 第24-2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2.2.1 沉积物样品和上覆水样的采集 | 第29页 |
2.2.2 沉积物和水样的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2.3 沉积物污染物释放的模拟实验 | 第30-32页 |
2.2.4 释放率和释放量的计算 | 第32-33页 |
2.3 不同环境条件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 第33-39页 |
2.3.1 温度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2 pH值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 第35-37页 |
2.3.3 DO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 第37-39页 |
2.3.4 小结 | 第39页 |
2.4 不同环境条件对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 | 第39-45页 |
2.4.1 温度对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 | 第39-41页 |
2.4.2 pH值对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 | 第41-42页 |
2.4.3 DO对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 | 第42-44页 |
2.4.4 小结 | 第44-45页 |
3. 底泥污染释放参数 | 第45-59页 |
3.1 底泥释放率与影响因素关系的曲线估计 | 第49-52页 |
3.2 底泥氮磷释放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7页 |
3.2.1 偏相关分析 | 第52-53页 |
3.2.2 聚类分析 | 第53-57页 |
3.3 底泥氮磷静态释放方程的建立 | 第57-59页 |
3.3.1 多元线性回归经验方程的建立 | 第57-58页 |
3.3.2 基于紊动扩散的底泥静态释放系数 | 第58-59页 |
4. 底泥静态释放系数在玄武湖水质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 第59-65页 |
4.1 水流-水质-底泥污染祸合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4.2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 第61-65页 |
4.2.1 玄武湖监测点的布置 | 第61-62页 |
4.2.2 玄武湖水流水质模拟 | 第62-6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总结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