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0页 |
第二章 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 第10-25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一、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研究性学习 | 第10-12页 |
二、国内的研究性学习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设计 | 第13-17页 |
二、多元智力理论 | 第17-20页 |
第三节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 | 第20-23页 |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涵义 | 第20页 |
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 第20-23页 |
第四节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和评价原则 | 第23-25页 |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 第23-24页 |
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 | 第24页 |
三、研究性学习基本模式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轻工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分析 | 第25-35页 |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 第25-28页 |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 第25页 |
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 第25-27页 |
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选择与教学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轻工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8-31页 |
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28-29页 |
二、轻工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三、轻工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轻工学校《轻工分析》专业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案设计 | 第31-35页 |
一、教学计划的调整 | 第31-32页 |
二、化学类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案设计 | 第32-35页 |
第四章 轻工学校《轻工分析》专业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 第35-51页 |
第一节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综合实训”实施过程 | 第35-42页 |
一、课程综合实训的目标 | 第35-36页 |
二、课程综合实训过程 | 第36-42页 |
第二节 改革实践实例 | 第42-47页 |
一、107 胶粘剂的研制 | 第42-43页 |
二、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 第43页 |
三、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 第43-44页 |
四、黄瓜中敌敌畏含量的分析 | 第44-45页 |
五、分析天平的调试、安装 | 第45-47页 |
第三节 实验效果分析 | 第47-51页 |
一、选择难度适宜的课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 第48页 |
二、旧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障碍 | 第48页 |
三、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是研究性学习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 第48-49页 |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 | 第49页 |
五、评价成绩综合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反思与展望 | 第51-53页 |
一、研究性学习应以课程设置为先导,分阶段实施 | 第51页 |
二、研究性学习课题应突出专业特点,并注重差异性 | 第51-52页 |
三、研究性学习对中职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1页 |
致 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