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重组牛γ-干扰素的表达、纯化、鉴定及其抗体制备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英文缩略表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γ-干扰素研究进展第15-18页
     ·γ-干扰素的产生和分类第15-16页
     ·γ-干扰素的理化性质第16-17页
     ·γ-干扰素生物学活性与免疫学活性第17-18页
     ·γ-干扰素在临床兽医上的应用第18页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第18-20页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建立与发展第18-19页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第19-20页
     ·牛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第20页
   ·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第20-21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重组牛γ-干扰素的原核表达及鉴定第23-40页
 摘要第23页
   ·实验材料第23-26页
     ·菌体、细胞和病毒第23页
     ·试剂及耗材第23页
     ·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第23-25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32页
     ·引物设计第26页
     ·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第26页
     ·Trizol 法提取细胞总 RNA第26页
     ·RT-PCR 扩增牛 IFN-γ基因片段第26-27页
     ·PCR 产物及载体的双酶切第27-28页
     ·连接第28-29页
     ·转化第29页
     ·阳性克隆的 PCR 鉴定第29页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第29-30页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分析第30页
     ·Western blotting 鉴定重组蛋白第30-31页
     ·BOVIGAM 牛 IFN-γ ELISA 检测试剂盒检测重组蛋白第31页
     ·重组牛 IFN-γ的纯化及定量第31页
     ·MDBK/VSV 系统鉴定重组牛 IFN-γ的抗病毒活性第31-3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RT-PCR 扩增牛 IFN-γ基因片段第32-33页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结果第33页
     ·重组阳性质粒的测序鉴定第33-35页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35页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第35-36页
     ·Western blotting 鉴定结果第36页
     ·BOVIGAM 牛 IFN-γ ELISA 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第36页
     ·重组蛋白 rIFN-γ-His 和 rIFN-γ-GST 的纯化第36-37页
     ·重组蛋白浓度的定量结果第37页
     ·重组牛 IFN-γ抗病毒活性鉴定结果第37-38页
   ·讨论第38-40页
第三章 重组牛γ-干扰素的杆状病毒表达及鉴定第40-55页
 摘要第40页
   ·实验材料第40-41页
     ·菌体、细胞和病毒第40页
     ·试剂及耗材第40页
     ·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第40-4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1页
   ·实验方法第41-47页
     ·引物设计及目的基因 PCR 扩增第41-42页
     ·PCR 产物及转移载体的酶切与回收第42页
     ·目的基因与转移载体的连接第42页
     ·重组转移载体的转化第42页
     ·重组转移载体的鉴定第42-43页
     ·重组转移载体的转座及重组转座子的提取与鉴定第43-45页
     ·转染第45-46页
     ·sf21 昆虫细胞悬浮培养第46页
     ·重组杆状病毒的表达第46页
     ·杆状病毒表达重组蛋白的鉴定第46-47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定量第47页
     ·rIFN-γ-Bac 抗病毒活性鉴定结果第47页
     ·rIFN-γ-Bac 的质谱鉴定第47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重组转移载体的双酶切鉴定第47页
     ·重组转移载体的测序鉴定第47-48页
     ·重组转座子 Bacmid- IFN-γ的 PCR 鉴定第48-49页
     ·转染后 sf21 昆虫细胞形态观察第49页
     ·重组杆状病毒的表达鉴定第49-50页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蛋白的可溶性分析第50页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蛋白的 Western blotting 分析第50-51页
     ·BOVIGAM 牛 IFN-γ ELISA 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第51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51页
     ·重组蛋白浓度的定量结果第51页
     ·rIFN-γ-Bac 抗病毒活性鉴定结果第51-52页
     ·rIFN-γ-Bac 的质谱鉴定结果第52-53页
   ·讨论第53-55页
第四章 牛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第55-65页
 摘要第55页
   ·实验材料第55-56页
     ·菌株、细胞及实验动物第55页
     ·主要试剂第55页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第55-5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56页
   ·实验方法第56-61页
     ·BALB/c 小鼠的免疫第56-57页
     ·免疫小鼠血清中抗体效价检测第57页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第57-59页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第59页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第59-60页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第60-61页
   ·实验结果第61-64页
     ·小鼠血清及腹水中抗体效价测定第61页
     ·单克隆抗体的亚类鉴定结果第61-62页
     ·间接 ELISA 检测结果第62页
     ·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第62-63页
     ·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分析第63-64页
   ·讨论第64-65页
     ·免疫原的制备及动物免疫第64页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第64-65页
第五章 牛γ-干扰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第65-71页
 摘要第65页
   ·实验材料第65页
     ·菌株和实验动物第65页
     ·主要试剂第65页
   ·实验方法第65-66页
     ·重组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第65页
     ·兔血清中多抗效价的测定第65-66页
     ·多抗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第66页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第66页
   ·BAB-ELISA 夹心法验证多抗的特异性和亲和力第66-67页
     ·ELISA 反应程序第66-67页
     ·ELISA 最佳反应条件的优化第67页
   ·实验结果第67-70页
     ·兔血清中多抗效价的测定第67页
     ·多抗的纯化第67-68页
     ·多抗包被量的确定第68页
     ·多抗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第68-69页
     ·封闭液的选择第69页
     ·底物最佳作用时间优化结果第69-70页
   ·讨论第70-71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71-72页
   ·牛IFN-γ的原核表达第71页
   ·牛IFN-γ的杆状病毒表达第71页
   ·牛IFN-γ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71页
   ·牛IFN-γ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作者简历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1蛋白对禽流感病毒形态的影响及流感病毒NS2蛋白的克隆表达
下一篇:来源于Anoxybacillus sp.的普鲁兰酶Pul28的基因克隆与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