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5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2.1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3.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赫钦斯生平、教育实践活动和高等教育思想 | 第15-26页 |
1.1 急剧变革的时代背景 | 第15-17页 |
1.2 赫钦斯生平、教育实践活动 | 第17-21页 |
1.2.1 宗教习染的童年生活 | 第17-18页 |
1.2.2 博雅教育影响深远的学生时代 | 第18-19页 |
1.2.3 耶鲁大学做院长初露锋芒 | 第19-20页 |
1.2.4 芝加哥大学任校长成就事业 | 第20-21页 |
1.3 赫钦斯高等教育思想 | 第21-26页 |
第二章 赫钦斯大学校长职业生涯研究 | 第26-36页 |
2.1 大学校长素质及校长治校作用研究 | 第26-30页 |
2.2 赫钦斯大学校长职业生涯研究 | 第30-36页 |
2.2.1 赫钦斯以哲学家的智慧从事大学校长工作 | 第30-32页 |
2.2.2 赫钦斯以思想家的敏锐从事大学校长工作 | 第32-33页 |
2.2.3 赫钦斯以宗教家的虔诚从事大学校长工作 | 第33页 |
2.2.4 赫钦斯以“名星”般的魅力从事大学校长工作 | 第33-34页 |
2.2.5 赫钦斯以开拓者的勇气从事大学校长工作 | 第34-35页 |
2.2.6 赫钦斯以实践家的力行从事大学校长工作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赫钦斯大学校长职业生涯对中国大学校长的启示 | 第36-39页 |
3.1 大学校长应该是大学文化的自觉建设者 | 第36-37页 |
3.2 大学校长应该是人格魅力出众的领导者 | 第37页 |
3.3 大学校长应该是以校长为已任的职业精英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