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诉讼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第2章 环境诉讼概述 | 第15-19页 |
·环境诉讼的性质与内涵 | 第15-16页 |
·环境诉讼的特征 | 第16-19页 |
·特定的诉讼请求 | 第16-17页 |
·特定的法律责任 | 第17页 |
·特定的诉讼主体资格 | 第17-19页 |
第3章 环境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环境权理论 | 第19-22页 |
·环境权的主体 | 第20-21页 |
·环境权的客体 | 第21页 |
·环境权的内容与权能 | 第21-22页 |
·环境诉权理论 | 第22-23页 |
第4章 国外环境诉讼制度及其比较研究 | 第23-32页 |
·英美法系环境诉讼制度 | 第23-27页 |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 | 第23-26页 |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 | 第26-27页 |
·大陆法系环境诉讼制度 | 第27-29页 |
·德国环境诉讼制度 | 第27-28页 |
·日本环境诉讼制度 | 第28-29页 |
·国外环境诉讼制度评析 | 第29-32页 |
·保障公众的环境参与权 | 第30页 |
·向原告倾斜的程序保障 | 第30页 |
·缺乏实体权的根基 | 第30-31页 |
·诉讼效率低下 | 第31-32页 |
第5章 我国环境诉讼立法现状与司法实践 | 第32-35页 |
·我国环境诉讼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2-33页 |
·无专门的环境诉讼法,多为软法条款 | 第32页 |
·现行诉讼法限制环境诉讼 | 第32-33页 |
·我国环境诉讼制度的司法实践 | 第33-35页 |
第6章 我国环境诉讼制度的构建 | 第35-45页 |
·我国环境诉讼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35-41页 |
·我国环境诉讼制度的指导思想 | 第35-36页 |
·我国环境诉讼的内容设计 | 第36-41页 |
·我国环境诉讼制度的推进路径 | 第41-45页 |
·环境诉讼的立法推进 | 第41-44页 |
·环境诉讼的司法推进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