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城中村”的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4页 |
·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1-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4-16页 |
2 “城中村”居住形态更新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城市更新运动 | 第16-18页 |
·“社区建筑”运动 | 第18-19页 |
·“城中村”居住形态更新所涉及的社会学理论 | 第19-20页 |
·“城中村”居住形态更新所涉及的行为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西安市“城中村”居住形态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47页 |
·总体状况 | 第23-24页 |
·人口状况 | 第24-26页 |
·空间形态特征 | 第26-44页 |
·住房 | 第26-35页 |
·交通 | 第35-36页 |
·公共服务设施 | 第36-43页 |
·环境绿化 | 第43-44页 |
·社会治安及卫生 | 第44页 |
·生活方式 | 第44-45页 |
·社区组织管理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城中村”居住形态的演变过程 | 第47-56页 |
·传统的农村聚落 | 第47-48页 |
·城市近郊的农村聚落 | 第48-50页 |
·发展中的“城中村” | 第50-53页 |
·“城中村”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城中村”居住形态演变的动因分析 | 第56-67页 |
·城市化及城市化进程 | 第56-58页 |
·城市文化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冲击 | 第58-61页 |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 第61-64页 |
·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西安市“城中村”的改造实践与更新探索 | 第67-81页 |
·祭台村改造实践 | 第67-71页 |
·祭台村改造概况 | 第67-69页 |
·改造评析 | 第69-71页 |
·“城中村”居住形态的更新策略探索 | 第71-80页 |
·“城中村”居住形态更新难点 | 第71-73页 |
·“城中村”居住形态更新的基本原则 | 第73-75页 |
·“城中村”居住形态更新的理念 | 第75-76页 |
·分期推进的更新构想 | 第7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7 结论及建议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页 |
·建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附录1 西安市“城中村”住房的现状与要求调查表 | 第86-88页 |
附录2 西安市暂住人口调查表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