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民事抗诉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文摘第1-4页
英文文摘第4-9页
前言第9-10页
一、民事抗诉制度的发展及现状第10-16页
 (一)、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发展历程第10-13页
  1、初创阶段第10-11页
  2、遭受挫折阶段第11页
  3、恢复和发展阶段第11-13页
 (二)、世界范围内的民事检察(抗诉)制度第13-14页
 (三)、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与外国相应立法的关系第14-16页
二、我国民事抗诉权存在的必要性第16-24页
 (一)、对“限制”或“取消”民事抗诉制度观点的辨析第16-21页
 (二)、我国民事抗诉权存在的理论基础第21-22页
 (三)、我国民事抗诉权存在的现实必要性第22-24页
三、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中的定位第24-28页
 (一)、民事抗诉的目的第24-25页
 (二)、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中的身份与地位第25-28页
四、提起抗诉的条件和抗诉案件的范围第28-38页
 (一)、提起抗诉的条件第28-32页
 (二)、抗诉案件的范围第32-38页
  1、抗诉案件应限定于一定种类的生效裁判第32-35页
  2、抗诉案件应限定于一定性质的案件第35-38页
   (1)、不涉及“公益”的案件应限制抗诉第35-37页
   (2)、涉及“公益”的案件应积极抗诉第37-38页
五、关于检察机关出席再审法庭的问题第38-42页
 (一)、严格检察机关出席再审法庭制度第38-39页
 (二)、检察机关出席再审法庭的任务、职责第39-42页
六、民事抗诉案件的审级问题第42-46页
 (一)、“发回再审”的弊端第42-44页
 (二)、解决办法—“抗同级,同级审”第44-46页
七、抗诉再审中的调解、撤诉及再次抗诉问题第46-51页
 (一)、抗诉再审案件的调解第46-47页
 (二)、抗诉再审案件的撤诉第47-49页
  1、当事人的撤诉第47-48页
  2、检察机关的撤诉第48-49页
 (三)、维持原裁判后的再次抗诉问题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声明第54-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虹膜识别研究
下一篇: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供应链生产柔性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