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杆件系统结构论文

大跨度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空间结构发展概述第11-12页
 1.2 索杆张力结构的发展简史及其工程应用第12-16页
  1.2.1 张拉整体结构第13页
  1.2.2 索穹顶结构第13-14页
  1.2.3 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第14-16页
 1.3 索杆张力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6-21页
  1.3.1 结构的形态分析第17-19页
  1.3.2 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第19页
  1.3.3 施工成形技术研究第19-20页
  1.3.4 模型试验研究第20-21页
 1.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21-23页
  1.4.1 结构的形式及其创新第21页
  1.4.2 张拉成形施工技术第21-22页
  1.4.3 结构预应力分布与优化设计第22-23页
  1.4.4 结构风振分析第23页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29页
第二章 索杆张力结构的几何稳定性分析第29-45页
 2.1 索杆张力结构形态分析的主要内容第29-30页
 2.2 结构平衡方程第30-32页
 2.3 平衡矩阵及其奇异值分解第32页
 2.4 结构独立自应力模态与机构位移模态第32-34页
 2.5 铰接杆系结构的几何稳定性判定第34-39页
  2.5.1 几何力法第34-35页
  2.5.2 切线刚度法第35-39页
   2.5.2.1 结构弹性刚度矩阵第37页
   2.5.2.2 结构几何刚度矩阵第37-39页
 2.6 铰接杆系结构的几何稳定性判定算例第39-43页
  2.6.1 平面铰接杆系结构第39-40页
  2.6.2 大跨度肋环型索桁张力结构第40-41页
  2.6.3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第41-43页
 2.7 本章小结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第三章 索杆张力结构的预应力计算及其优化设计第45-69页
 3.1 索杆张力结构优化设计的内容第45-48页
  3.1.1 结构优化设计概述第45-46页
  3.1.2 索杆张力结构优化设计的内容与特点第46-47页
  3.1.3 本章的研究内容第47-48页
 3.2 索杆张力结构的可行预应力分布计算及其优化设计第48-53页
  3.2.1 索杆张力结构的第一种找力情形(S=1)第49页
  3.2.2 索杆张力结构的第二种找力情形(S’=1)第49-50页
  3.2.3 索杆张力结构的第三种找力情形(S’>1)第50-53页
 3.3 索杆张力结构的可行预应力分布设计实例第53-58页
  3.3.1 大跨度肋环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第53-54页
  3.3.2 CC类大跨度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第54-55页
  3.3.3 EC(EE)类大跨度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第55-58页
  3.3.4 找力结果验证第58页
 3.4 索杆张力结构的预应力与截面优化设计第58-67页
  3.4.1 第一阶段体系可行预应力分布的优化设计第59-60页
  3.4.2 第二阶段构件截面的优化设计第60-63页
  3.4.3 第三阶段结构预应力水平的优化设计第63-64页
  3.4.4 索杆张力结构构件截面与预应力的关联优化第64-67页
 3.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第四章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静力性能及参数分析第69-101页
 4.1 引言第69-70页
 4.2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第70-72页
  4.2.1 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单元类型第70-71页
  4.2.2 索杆张力结构预应力的引入第71-72页
 4.3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第72-75页
  4.3.1 基本假定第72页
  4.3.2 单元应变第72-73页
  4.3.3 单元应力第73-74页
  4.3.4 单元平衡方程及切线刚度矩阵第74页
  4.3.5 单元的不平衡力第74-75页
  4.3.6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第75页
 4.4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静力性能分析第75-98页
  4.4.1 CC类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第76-82页
   4.4.1.1 满跨均布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静力计算第77-78页
   4.4.1.2 半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静力计算第78-79页
   4.4.1.3 预应力水平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第79-80页
   4.4.1.4 结构体系的静力性能分析第80-82页
  4.4.2 EC类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第82-92页
   4.4.2.1 同圈压杆高度不变的结构形式第82-86页
   4.4.2.2 同圈压杆高度按规律变化的结构形式第86-90页
   4.4.2.3 压杆高度及其变化规律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第90-92页
   4.4.2.4 结构体系的静力性能分析第92页
  4.4.3 EE类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第92-98页
   4.4.3.1 满跨与半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静力计算第92-96页
   4.4.3.2 结构体系的静力性能分析第96-97页
   4.4.3.3 关于结构最优形式的讨论第97-98页
 4.5 本章小结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1页
第五章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动力分析第101-117页
 5.1 概述第101-102页
 5.2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模态分析第102-108页
  5.2.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102页
  5.2.2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模态计算第102-106页
  5.2.3 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第106-107页
  5.2.4 预应力水平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第107-108页
  5.2.5 结构不同类型对自振特性的影响第108页
 5.3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第108-115页
  5.3.1 时程分析基本理论第109-110页
  5.3.2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第110-114页
  5.3.3 竖向地震荷载响应时程计算与规范简化计算方法的比较第114-115页
  5.3.4 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第115页
 5.4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7页
第六章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模型实验研究第117-147页
 6.1 概述第117-118页
 6.2 结构模型设计第118-122页
  6.2.1 环梁及其连接第119页
  6.2.2 压杆及节点连接第119-121页
  6.2.3 拉索及其连接第121-122页
 6.3 结构模型的张拉成形第122-126页
 6.4 实验的测量与数据采集系统第126-128页
  6.4.1 测量与加载系统第126-127页
  6.4.2 测点的布置第127页
  6.4.3 构件的标定第127-128页
 6.5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模型自平衡内力分布校核第128-131页
 6.6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模型静载实验第131-139页
  6.6.1 模型满跨加载实验第132-136页
  6.6.2 模型半跨加载实验第136-139页
 6.7 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模态实验第139-143页
  6.7.1 模态实验方法与步骤第139-140页
  6.7.2 模型自振频率第140-141页
  6.7.3 模态振型第141-143页
 6.8 实验的误差分析第143-144页
 6.9 本章小结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4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47-151页
 7.1 本文主要结论第147-149页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149-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的论文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世纪小提琴教育大师加拉米安教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河南旅游信息网络系统公共商务网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