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3页 |
synopsis | 第3-4页 |
中文摘要 | 第4-8页 |
正文 | 第8页 |
一、 新课程下自主学习提出的背景意义及其研究综述 | 第8-15页 |
(一) 新课程下自主学习提出的时代背景 | 第8-12页 |
1 、 突显自主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 第8-9页 |
2 、 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 第9页 |
3 、 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4 、 自主学习是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需要 | 第10-11页 |
5 、 提倡自主学习是实现课程目标--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需要 | 第11-12页 |
(二) 自主学习研究的历史渊源及现状 | 第12-15页 |
1 、 国外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 国内的研究 | 第13-15页 |
二、 新课程下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 | 第15-32页 |
(一) 新课程下自主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 第15-22页 |
1 、 涵义与特征 | 第15-19页 |
2 、 自主学习的表现 | 第19-20页 |
3 、 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误区 | 第20-22页 |
(二) 新课程下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1 、 哲学基础 | 第22-23页 |
2 、 教育学基础 | 第23-24页 |
3 、 心理学基础 | 第24-25页 |
(三) 新课程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条件 | 第25-28页 |
1 、 学生方面的条件 | 第25-27页 |
2 、 教师方面的条件 | 第27-28页 |
3 、 制度方面的条件 | 第28页 |
(四) 新课程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关系 | 第28-32页 |
三、 促进新课程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 | 第32-51页 |
(一)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 第32-37页 |
1 、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第33-35页 |
2 、 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 第35-37页 |
(二) 培养学生反思力 | 第37-41页 |
1 、 培养学生反思力对自主学习的意义 | 第37-38页 |
2 、 如何培养反思力 | 第38-41页 |
(三) 培养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 | 第41-43页 |
(四) 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 第43-46页 |
1 、 转变教师角色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第44-45页 |
2 、 形成良好师生关系,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 第45页 |
3 、 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 第45-46页 |
4 、 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 第46页 |
5 、 展示和利用榜样的作用 | 第46页 |
(五) 改革学校考试与评价制度 | 第46-51页 |
1 、 改革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 | 第48页 |
2 、 建立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学校评价体系 | 第48-49页 |
3 、 革教师评价体系和课评标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 第49页 |
4 、 建立多元开放的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第49-51页 |
注释与参考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