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英文) | 第1-7页 |
引 言 | 第7页 |
一、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与继承 | 第7-16页 |
(一) 关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 | 第7-10页 |
1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 第8-9页 |
2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 第9-10页 |
(二) 关于“非人类中心主义 | 第10-15页 |
1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三大流派 | 第11-14页 |
2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和合理性 | 第14-15页 |
(三) 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诘难 | 第15-16页 |
二、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合理的生态伦理学理论 | 第16-22页 |
(一)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 | 第16-18页 |
(二)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内涵 | 第18-20页 |
1 、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形态来看,它具有两个基本规定 | 第18-19页 |
2 、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于人类主体性的科学界定来看 | 第19-20页 |
(三)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特点 | 第20-22页 |
1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人类整体主义 | 第21页 |
2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体现了“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的统一 | 第21页 |
3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体现了“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 | 第21-22页 |
三、 人类整体利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终极关怀 | 第22-26页 |
(一) 人类整体利益的内涵 | 第23-24页 |
1 、人类整体利益并非一种抽象存在 | 第23页 |
2 、人类整体利益的内涵分析 | 第23-24页 |
(二) 人类整体利益作为终极关怀的依据 | 第24-26页 |
1 、人类整体利益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 第24-25页 |
2 、人类整体利益是生态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第25页 |
3 、人类整体利益是环境保护运动的动力 | 第25-26页 |
四、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新范式 | 第26-33页 |
(一)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内涵 | 第26-28页 |
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 第26-27页 |
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 第27-28页 |
(二)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核心:和谐与公平 | 第28-29页 |
(三)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新范式 | 第29-33页 |
1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是否超越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 第29-31页 |
2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被视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新范式的依据 | 第31-33页 |
结 语 | 第33-3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