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32页 |
·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 | 第10-24页 |
·双水相技术分离原理 | 第10-12页 |
·双水相的萃取原理 | 第12-14页 |
·双水相萃取的特点 | 第14-15页 |
·双水相分离酶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24页 |
·菠萝蛋白酶 | 第24-28页 |
·菠萝蛋白酶性质及用途 | 第24-25页 |
·菠萝蛋白酶的传统制备方法 | 第25-27页 |
·菠萝蛋白酶分离提纯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本项目研究的内容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第二章 菠萝蛋白酶分析方法研究 | 第32-42页 |
·菠萝蛋白酶活性测定研究 | 第32-36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3-34页 |
·测定原理与实验步骤 | 第34-35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5-36页 |
·成相物质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第36-39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6-37页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操作参数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第39-41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3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PEG/(NH_4)_2SO_4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菠萝蛋白酶 | 第42-50页 |
·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 | 第42-44页 |
·PEG/(NH_4)_2SO_4双水相体系相图 | 第42-43页 |
·菠萝蛋白酶在PEG/(NH_4)_2SO_4双水相体系中的萃取原理 | 第43-44页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44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4-48页 |
·PEG分子量对菠萝蛋白酶分配系数及酶活性回收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PEG1000浓度对菠萝蛋白酶分配系数及酶活性回收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NH_4)_2SO_4质量分数对菠萝蛋白酶分配系数及酶活性回收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pH对菠萝蛋白酶分配系数及酶活性回收率的影响 | 第47页 |
·电解质(NaCl)对菠萝蛋白酶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0页 |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菠萝蛋白酶 | 第50-61页 |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 | 第50-52页 |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的形成及特点 | 第50-52页 |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研究进展 | 第52页 |
·实验研究内容 | 第52页 |
·相图 | 第52-56页 |
·SDS-CTAB-水三元相图 | 第52-53页 |
·温度对相图的影响 | 第53-54页 |
·外加无机盐(NaBr)对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 第54页 |
·pH对相图的影响 | 第54-56页 |
·菠萝蛋白酶在SDS/CTAB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 | 第56-59页 |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比对相比和菠萝蛋白酶酶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56-57页 |
·pH对菠萝蛋白酶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57-58页 |
·温度对菠萝蛋白酶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1页 |
第五章 PEG/羟丙基淀粉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菠萝蛋白酶 | 第61-79页 |
·实验研究内容 | 第61-62页 |
·用于双水相萃取体系羟丙基淀粉制备 | 第62-73页 |
·羟丙基淀粉制备原理及制备研究的进展 | 第62-63页 |
·制备实验 | 第63-64页 |
·分析实验 | 第64-66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66-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PEG/羟丙基淀粉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菠萝蛋白酶初步研究 | 第73-60页 |
·PEG/羟丙基淀粉双水相体系相图 | 第73-74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74-77页 |
·小结 | 第7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